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林竹
今年7月28日是第六个“世界肝炎日”。
据介绍,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乙、丙、丁、戊等各型肝炎均有流行。其中,乙肝患者人数众多,全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戊肝由于最晚被发现,长期被忽视,已居成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目前,甲肝、乙肝和戊肝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家畜和贝类易携带戊肝病毒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陈锦辉副主任医师介绍,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中,戊肝是最晚被发现的,长期被人们忽视。戊肝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猪、牛、羊等都是戊肝的宿主,有调查显示,猪的戊肝病毒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也较高。一旦食用带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食物,都可能患上戊肝。有统计表明,戊肝已居成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
感染戊肝后,表现与甲肝类似,但病情较甲肝更重,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乃至死亡。
五大人群要注意预防戊肝
我国乙肝患者人数众多,全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临床上,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最为常见。重叠感染戊肝病毒,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急性加重和重症化。同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一定因素下会转变为慢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戊肝。
孕妇如果感染戊肝,特别是妊娠晚期,重型肝炎发生率高达25%~30%,甚至肝衰竭、肝性昏迷而危及生命,还会导致流产、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同时,戊肝可经母婴垂直传播,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戊肝病毒。
老年人感染戊肝时,通常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大约3%~10%的急性戊肝患者可有病程超过6个月的迁延现象。旅行者、卫生保健工作者和被派遣至戊肝疫情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具有感染戊肝病毒的高风险。
目前,戊肝和甲肝、乙肝一样已经有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