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邱也栩/文 肖春道 林丹/图
核心提示 闽侯十八重溪景区,既有崇山峻岭,又有美瀑清溪,大大小小的水潭,清澈透底,鱼翔青波,鸟鸣翠柳,一番绝世幽境,更可贵的是,距福州市区仅20公里,景区纵深幽长,又有大量路段坡缓道宽,真乃上佳的避暑胜地。这几日,海都记者徜徉十八重溪,真实感受到,许多游客赞誉十八重有“九寨沟”之美,所言非虚。
景区美则美矣,也有不足——景区路口交通拥挤,路窄车多,景区规划不尽合理、管理欠缺。对此,专家表示,十八重溪要提升软硬条件,提高核心竞争力;旅游业也要做好供给侧改革,十八重溪可以是很好的观察范例。
探访 市郊避暑胜地 清灵秀逸令人称绝
十八重溪位于闽侯南通境内,发源于海拔1006米的闽侯县南古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故取名“十八”,形容其多。宋代起,就有“闽中山水称古灵”的美誉。
入夏以来,海都记者在十八重溪走访了多次,深深感受到她的清灵之美。崇山峻岭间,溪流如玉带般覆在河床上,走近一看,水却是清冽的。潺潺流水,澈可见底,溪中小鱼,多只有手指大小,皆空游无所依。
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陈在河床、浅滩上,两岸怪石嶙峋、高低错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似“峰林”如“丹霞”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形成宝塔、皇冠、文笔、福、禄、寿、喜诸峰。
“十八重溪,山美水清,自然景观并不逊色于省内热门的武夷山九曲溪、白水洋等,堪比‘九寨沟’。”多位十八重溪旅游爱好者说,十八重溪距市区仅20公里左右,开车一个小时即到,城郊能有如此上佳的避暑胜地,真是福州市民的福气。
景区步道平缓 蝉鸣鸟叫蝴蝶飞舞
炎热的夏天,景区山谷中的气温比市区低了好几摄氏度,十分凉爽。水泥石板路沿着溪岸向山谷深处蜿蜒而去,顺着游步道往里走,两边是青树翠蔓,掩映缠绕,随风飘拂,耳边是水声潺潺,又可闻蝉鸣鸟叫,不时有蝴蝶飞出。
正值周末,景区游人络绎不绝,多数携家带口,来此消暑纳凉。在第八重溪的位置,景区特意截取一段,开辟出一个大“戏水池”,许多家长带着小孩在溪中戏水、观鱼,好不热闹。
十八重溪已开辟到九重,这里的游步道全程都比较平缓,没有起伏较大的陡坡,走起来并不会费太多气力。“路十分好走,我跟好几个朋友每周都相约前来徒步。”市民张先生说。
遗憾 路口路窄车堵 需要统一管理调度
十八重溪景色虽好,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规划和管理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当其冲的便是交通瓶颈。到景区,要经过南通旧镇。从镇上到景区大门口,只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水泥马路可通行,道路狭窄,人车混杂,路况不佳,每逢周末,进出两难,经常堵成一锅粥。
再加上一些游客不自觉,将车径直停放在路边,使得原本就不宽的通过距离更窄。而对此,景区也没有工作人员出来调度,游客进出的效率大大降低。前段时间,海都记者在一次探访时,就被堵在景区两三公里外,只得徒步前往景区。
对此,许多游客建议,十八重溪应该向成熟景区学习,拓宽通往景区的道路,在景区前一公里左右设停车场,安排摆渡车,统一接驳游客,彻底解决景区路口交通杂乱的局面。
规划开发滞后 仍有大量潜力可挖
十八重溪高远幽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十八重溪景区刚开发到十一重溪,从四重溪至八重溪(知音瀑布为止)是相对安全区域。九重溪至十一重溪,因道路简易、需涉水过溪,还不便游客进入。
记者探访了解到,在已开发区域,十八重溪景区只有单侧的一条游步道贯穿全程,未形成环路,游客到头后只能原路返回,无法欣赏到移步换景之美,这样的规划开发,离游客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同时,每到周末,游客纷至沓来,狭窄的步道容量有限,不但通行效率降低,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样,景区内的住宿宾馆、餐饮场所也偏简陋。在八重溪的位置,有一个简易的用餐点。餐厅墙体用水泥砌就,作为食材的鸡、鸭就粗放地散养在后院。不少游客在景区内乱丢弃垃圾、烧烤,除了游客自身问题外,景区内公厕、垃圾桶设置太少,设施简陋,管理粗放,也是客观原因。
“景区从1988年就开始开发,到现在近30年,但可供安全游玩的区域还不到三分之一,步伐偏慢,比较可惜。”有业内人士表示。
省住建厅相关人士说,2011年,国务院就批复了《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但受制于机构编制和财政投入,这些年景区配套和管理没有明显改善。
“从另一个角度讲,十八重溪景区仍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有业内人士表示,十八重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景区、当地政府应珍惜这份资源,把握供给侧改革机遇,加强管理,科学开发,把她建成堪比九寨沟的5A级景区。
深读 以升级版、差异化满足需求
“一边是大众旅游需求旺盛,一边是消费者对旅游市场的抱怨连连,这就是当前旅游业供给失衡的现状,亟须通过供给侧改革进行扭转,十八重溪就是一个很形象的缩影。”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游上表示,“供给侧改革,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供给短板在哪里、怎么补。十八重溪,显然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从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快形成多层次的产品体系。”福州旅游达人黄小仙建议,要深化旅游与各产业融合,打造各式各样的“旅游+”产品。他举例说,如十八重溪就在城郊,地势平缓、老少皆宜,可进行“旅游+乡村游”、“旅游+亲子”、“旅游+生态”、“旅游+养老”等方面的探索,丰富旅游产品。
导游林先生在我省一旅行社从业十多年,他说,相较国内许多著名旅游景区,福建许多景区都如十八重溪一样,规划品位不够高、管理水平偏粗放,“打响‘清新福建’品牌,规划与管理还有工作要做。”
还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将十八重溪作为一个我省旅游业供给侧改革观察、试点的样本,为全省众多类似传统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打造福建旅游产业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