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法晚
记者28日从公安部门获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中,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嫌疑人郑贤聪向警方自首,目前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8月26日,犯罪嫌疑人陈福地、郑金锋、黄进春三人分别被福建、广东警方抓获。对在逃的陈文辉、熊超、郑贤聪三人,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予以追逃。
26日晚,超在福建漳州落网。27日,陈文辉自首。
据陈文辉的父母介绍,直到警察找到家中,才知道儿子“出事了”。陈家人表示,一点都不知道陈文辉在从事电信诈骗。“他跟我说,在厦门打工,搞装修。”陈文辉的堂哥告诉记者,陈今年22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抓住骗子当然大快人心,但此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更关心的是,出卖徐玉玉个人信息的人抓到了吗?如何瓦解个人信息买卖利益链?
□新华时评
不能再以生命为电信诈骗埋单
舆论力量的推动和有关部门的全力处置大大加速了徐玉玉一案的破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是每一个受骗的人都可以借力舆论。生命逝去的背后,是一个亟须多部门合力整治的“陈年旧疾”。避免类似徐玉玉悲剧重演,不仅需要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监管机构也责无旁贷。
首先,在“裸奔”的信息社会,公民信息安全保护和监管工作必须启动问责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7万起,是去年同期的2.5倍;查处违法犯罪人员2.8万名,是去年同期的2.7倍,但在这些案件中可以发现,依然存在不法分子的“数据黑色交易”,也有数据维护者的监守自盗,如果任由携带个人特质的信息片段,随意被公开、买卖,那么受骗悲剧仍将继续发生。
其次,通信业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须尽可能从技术角度杜绝诈骗电话存在。实名制落实不力、运营商态度不明、相关监管措施不力,电信诈骗的多发已让通信业走到了不得不理清头绪、查堵漏洞的关口。
沉疴用猛药,治乱需重典。有关专家指出,据对以往判决的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量刑在实操中过于宽松,已不适应日益猖獗的个人信息犯罪。相关职能部门不仅要在类似重大舆情案件面前挥出重拳,更要在日常为老百姓构建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火墙,真正把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