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盛钟
海都讯 欠钱不还的“老赖”们,今后将为自己的失信付出更多代价。昨日,记者了解到,全国工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交换应用系统已上线运行,启动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公司登记注册环节的任职限制工作。目前,莆田已有多名“老赖”在担任公司高管注册登记时遭到“拦截”。
近日,在莆田经营贸易生意的黄某,来到工商注册窗口咨询:“你们打电话说我新注册的公司材料有问题,我当不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是为什么?”对此,工作人员解释称,系统在受理过程中,提示黄某之前参股的莆田市某养殖有限公司,因欠他人3万多元还没归还,被秀屿区法院预警。而黄某作为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黄某没法再担任新注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等职位。
莆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全国工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交换应用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工商部门也正式启动了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公司登记注册环节的任职限制工作。今后,凡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即“老赖”),将受到信用惩戒,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注册系统将对其登记申请进行自动拦截,并制发《申请人告知单》,提示其与相关法院接洽。
据悉,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已实现了与最高法专线网络连通,归集了170万“老赖”身份信息,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且每天进行更新。“老赖”履行偿债义务后,向相应法院提出申请,由该法院将其从名单中删除,并经最高人民法院将数据交换至工商总局后,相关任职资格限制将自动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