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落差达320米的原始森林漂流,距今有700年历史的客家李氏重要发祥地,“九厅十八井、穿心走马楼”的清代古建筑,方的圆的土楼沿清澈的小河一字排开,这就是著名的南溪“土楼长城”……
这些不过是龙岩周边美丽乡村的冰山一角。福建省旅游局和《海都精品生活指南·清新游》联合推出的“遇见·福建”精品线路推荐暨百个美丽乡村系列报道,本期将关注隐藏在龙岩周边的美丽乡村。
小池培斜村 不怕晒的原始森林漂流
培斜村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距龙岩市区20公里,319国道贯穿东西,无论是自驾游还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抵达都很方便。
早上到培斜村开启休闲之旅,中午品当地特色美食,下午到九溪庐景区感受山水风光,培斜村一日游的行程相当丰富。
培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村拥有原始次森林1.4万亩,种植珍贵树种观光木等1.4万株,还有水上乐园、瓜果长廊、竹长廊、溪流漫步、五谷丰登等20多个乡村旅游主题旅游项目。
培斜村最原始的森林景区——九溪庐休闲旅游区,是到培斜村不能错过的美景。
九溪庐位于培斜村南,地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边缘,景区内拥有原始森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景区内拥有极为丰富的植物物种,如常绿阔叶林格氏栲、楠木、马尾松、黄山松、毛竹等,落叶阔叶林枫树、桐树等。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也不少,有野鸡、野兔、野猪、蛇、石蛙、猴子等38种。
九溪庐原始森林漂流,位于原始森林公园溪流中下游,漂流河道全长3公里,起漂点和终漂点垂直落差320米,河道几乎被原始森林覆盖,皮划艇全程在树荫底下溪谷中漂流穿越。九溪庐漂流的水源来自海拔1538米的九溪庐景区最高峰,溪水全部为无污染山泉水。
美食方面,当地特色的清香竹筒饭和笋干肉不可错过,赶对了时令,还可以体验葫芦、冬瓜、圣女果、金橘、台湾蜜雪梨等瓜果蔬菜的采摘之乐。
上杭院田村 700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地处儒溪河畔,至今已有700年历史。这座700年的古村庄,是客家李氏重要发祥地。
曾任宋代河南节度使、晋封关内侯的李火德,人称“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胞兄李木德后裔四九郎公,由漳平回迁至院田,成为木德公在客家的代表,并由此向世界各地播迁。
历经700年风雨沧桑,院田地位与李氏大宗祠所在地官田一样重要。村里有一座李氏大宗祠,其格局与官田李氏大宗祠相当,且更加精美,每年全国各地的木德公后裔纷纷前来祭祖。
院田村还是著名诗人舒婷的第二故乡,也是中国朦胧诗的发祥地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舒婷曾插队院田,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知青岁月,也写下《寄杭城》等一大批诗作,奠定了她朦胧诗派“女皇”的地位。
院田村保留着大小20多座古民居,其中有“迎川至”、“奠攸居”、“郎官第”等规模宏大的古民居12座,建筑年代均在二三百年以上。
院田的古建筑以清代传统建筑风格为主,既有“九厅十八井、穿心走马楼”的古建筑,也有庭院式、方土楼、围屋、徽派建筑,每一栋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建筑集中连片分布,保存相对完好,建筑风格建筑工艺源于古代,质朴沧桑,古风浓郁。
永定南江村 “小江南”的“土楼长城”
南江村位于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南溪,是南溪革命基点村之一,南溪“土楼长城”的第二个村,是闽西著名的革命老区。方的、圆的土楼沿着清澈的南溪河一字排开,好似一条狭长的玉带飘在山峦中,湖坑镇南江村便坐落于“玉带”的中间。
76年前,中共闽西军政委员会在此办公;68年前,中共闽西第一个地下电台在此诞生。永定湖坑镇的南江村曾是闽粤边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素有“小延安”之称,现在这里森林覆盖率75%,坐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堪称“小江南”。
南江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崇祯年间闽江氏添满公在南江开基立业,开枝散叶后建造土楼居住,形成现在的南江村,至今已有600余年。
南江村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壮美的人文景观。
全村主要景观景点有形似笔架的笔架山、陡而险峻的凤仙山;有保存完好的23座圆形、方形、八角形、月牙形等形式各异的土楼,堪称“土楼奇葩”;有眺望整个土楼沟的观景台;有水景如画的黄金坝,古朴的天后宫;有古色古香的私塾——经德堂;有嫁女思乡的“女儿林”,还有逶迤重叠的梯田,风景美丽的生态游步长廊等。
因客家人所居之处多山远海,所以南江村的饭桌上大多以家畜家禽和山野之味为主,鲜有海鲜。客家菜总体的口感可用“咸、肥、香”三个字来概括。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菜有:老鼠粄、胡椒干蒸猪头壳、大锅菜、客家白斩鸭、客家酿豆腐、苦菜清炖大肠以及十里飘香的街巷小吃牛肉丸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