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6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违法施工企业将入“黑名单”
“界外底”就是我们的家
学生零距离体验企业工作
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湄职院一项目摘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界外底”就是我们的家
夫妻教师扎根条件艰苦的莆田埭头镇二十载,带出一批批优秀学生,今年莆田市教师节表彰会上,他们双双获评“教坛之星”

N海都记者 黄慧 通讯员 方希周 文/图

海都讯 莆田沿海埭头镇,被人们称作“界外底”,四季海风呼啸,条件艰苦。然而,来自武夷山的裴礼赞和妻子黄建榕扎根在此二十载,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在今年莆田市庆祝第32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俩双双获得“教坛之星”称号,成为莆田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妇唱夫随” 三尺讲台一站20年

1996年,当时莆田沿海老师不足,年仅23岁的黄建榕放弃了离家近的学校,毅然扎根条件艰苦的“界外底”。随后,家在武夷山的丈夫裴礼赞为了陪伴妻子,与她一同在当时的埭头一中(现在莆田第十一中学)任教,这一教,就是整整二十年。

“当时许多老师都是说莆田话,语言不通是很大的障碍。”裴礼赞告诉海都记者,幸好爱人当“翻译”,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艰苦的条件阻挡不住夫妻俩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从此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寒来暑往,20年光阴流转,他俩一路风雨同行,相互鼓励,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这里。

共同钻研学科 夫妻皆是市级骨干教师

记者了解到,夫妻俩丈夫是高中化学老师,妻子是初中化学老师,化学教学总是他们谈不完的话题。夫妻俩共同研究的课题《初、高中化学新课程衔接教学的研究》获莆田市二等奖。

对事业的热爱,促使夫妻俩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他俩双双成了莆田市骨干教师、莆田市第三批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裴老师撰写的论文《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对策》获莆田市一等奖,提出了高中化学学科思想与分层次教学方式,并成功申报成为福建省省级研究课题。

妻子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她也先后被评为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优秀辅导员、秀屿区优秀教师等。

20年来,裴老师有很多次调离“界外底”的机会,2005年9月,省一级达标校莆田四中向裴老师抛出橄榄枝,这是一次“入城”的好机会,但是裴老师婉言谢绝了。

2013年9月,裴老师的家乡武夷山一中开出了优厚的待遇和条件,“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这是多少人的梦想,经过反复思考,他还是留了下来,很多同事为他惋惜,他却很坦然。

裴老师说:“‘界外底’就是我们的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