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替16位弟兄尽孝 团级干部回乡务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6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替16位弟兄尽孝 团级干部回乡务农
长汀中复村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1934年秋,钟根基等17位村民随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前,他们起誓:“谁活着回来,就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最后,只有他活着,并兑现了承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
村里的红军桥,如今是标志性景点。当年,钟根基等17位村民参加长征前,在此跪地起誓

N海都记者 周德庆 袁丽群/文 黄启鹏/图 实习生 徐欣怡马 振东

关注理由 82年前的9月30日,在长汀县钟屋村(现名“中复村”)观寿公祠门前的草坪上,红九军团召开万人誓师大 会。不远处的松毛岭,炮声正隆,硝烟弥漫。大会结束后,红九军团跨过村里的红军桥开始转移,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

当天,村民钟根基等17个同村发小,一同报名参加红军。出发前,他们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就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残酷的革命战争中,这群热血青年,不断有人牺牲,最后仅剩钟根基一人活着。为了这个承诺,1954年,已是团级干部的他,毅然选择回乡务农,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

在中复村,像钟根基老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日前,海都记者走进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的中复村,寻访长征精神。

同村17个发小,一起报名参加红军

钟屋村位于长汀、连城交界的松毛岭脚下。1934年秋天,以钟屋村为中心的这一带苏区,聚集了上万红军。为保卫中央苏区的东大门,红军在松毛岭与国民党军激战七天七夜(松毛岭战役相关报道见海都报8月24日A04版)。

“家家无门板,户户有烈士”,为了守卫松毛岭,钟屋村一带的苏区老百姓,倾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红军、保卫苏区。村里有一座似龙头的客家廊桥,原名接龙桥,因是红军的征兵处,也是红军为百姓义务治病的地方,因而又被称为“红军桥”。

80多年过去了,桥上四根木柱上依旧保留着一条标线,它和带刺刀的步枪一样高。当年,它是用来丈量身高的标线,青年达到这个高度,就可参加红军。

这座红军桥见证了当年一幕幕“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当红军”等“十送红军”的感人场景。

1934年9月30日,钟根基等17位同村发小一起报名参加红军,当他们走过红军桥时,一起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就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

中复村村委会原主任钟鸣,现在是村里的专职讲解员。他曾考证这段故事,这17位村民多为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没结婚。当年,以钟屋村为中心的这一带苏区报名参加红军的人近2000名,而最终留下姓名的只有658位。

弟兄们的父母去世,他都帮忙入殓抬丧

钟根基参加红军后,历经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已是团级干部的钟根基坚持离开部队回乡。他拒绝了组织在县城安排的工作,毅然回乡务农,为的正是20年前的那个誓言:替死去的兄弟尽孝!

上世纪80年代,因相互之间住得近,钟鸣和这位传奇老红军多有接触。在钟鸣的印象中,老人生活简朴,为人低调。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每当钟鸣问起老人的战争经历时,对方老说,“别说了,死的人太多了……”钟鸣只记得老人曾提起,长征时他是一名迫击炮炮兵,抗战时已佩带手枪。

钟根基回到村里后,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当年16位兄弟的家庭,而且只要哪个兄弟的父母去世,他就去做孝子,帮忙入殓抬丧(扛棺材)。甚至后来,不论是本村还是邻村,只要有老人过世,他都主动帮忙抬丧,直到耳聋背驼抬不动为止。

大约在1993年冬—1994年初,钟根基老人在长汀县烈属光荣院去世,因自幼没有父母,且终身未娶,没有人知道老人确切的出生年龄,只能大概推断老人是以九旬高龄去世的。离世前,老人留下最后一句话:“我死后,请把军功章让我全部带走,因为它们是我16个兄弟用命换来的,我要把这些军功章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