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12版:城事·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车停小区广场 车牌被人掰弯
﹃重金求子﹄
自来水检出致癌物?又是危言耸听
信用卡附密码他捡到后报警
童星面试黑幕背后的社会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星面试黑幕背后的社会病

背景:“颜值高,会跳舞,唱歌好,哪个经纪公司要我?”类似这样的自我介绍,且附带多张自拍照的帖文,不断出现在以“童星”、“星探”为关键词的贴吧、论坛或QQ空间的“兴趣部落”板块。发帖人多为10~15岁之间的女童,她们渴望成为童星,而这种心理却被一些打着“招聘童星”幌子,实则骗取女童裸照和裸聊视频的骗子利用。(据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

这样的骗术并不新鲜,早在2012年就已有媒体报道过。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女童“义无反顾”地上当受骗,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病值得关注。

首先是儿童消费的成人化,这是第一种需要关注到的社会病。孩子的物质诉求越来越向成人看齐——不仅大人用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少了似乎就比别人差,就矮人一等,而且还一定要品牌、大牌,这样才有气派。当孩子的物质消费脱离了自身需求,并沾染上爱慕虚荣的习性时,孩子的行为就难免表现出成人化的功利性一面。

其次是文化层面的消费。现有的文化产品中,属于他们的文化作品实在是少之又少,他们接触的多是成年人的文化产品。而在那些未加过滤的成人文化产品的熏陶下,孩子们通常会表现得像个小大人——什么都懂,什么都看透了,并以思维和行为的成人化而骄傲。

一夜成名的白日梦,这是第二种需要关注到的社会病。本来,成功有多种模式,人们只要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成功。但在浮躁的社会里,成功的标准变得异常简单,那就是名和利。这种成功观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标准,也已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脑海里。如果再让他们谈自己的理想,他们已经无法像之前的几代人那样单纯。

因此,看到女童被骗时,还应该看到这是社会病,患上这种社会病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和我们这个社会。(北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