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朱丽萍
海都讯 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继水果品牌连锁店之后,街头又冒出不少水果批发店,采用产地直销模式,取消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原来家门口只有两家水果‘夫妻店’,之后又冒出三家水果品牌连锁店。后来一家水果‘夫妻店’倒闭,在原址开了一家水果批发仓储店。”家住江南水都小区的市民陈女士每天都会买水果,她注意到家附近燎原路和通江路间短短数百米,水果店“扎堆”,销售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记者昨日走访中亭街、八一七路以及五一路发现,水果店的销售模式不再仅限于“夫妻店”,现在更多的是品牌连锁店以及批发店,有些还卖现榨果汁。
“以往市面上的水果,多从海峡果品批发市场进货。现在我们从产地直接进货,不少品种售价可以比市场上便宜10%~20%。如果论箱买,价格还会比零售再便宜5%~10%。”江南水都小区附近一家水果批发店的林老板说,水果销售门槛较低,利润来源主要靠销量,由于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要生存只能拼品质和价格。
“我们在批发市场有档口,在市区又开了家零售店,主要靠薄利多销。”一家水果仓储批发店的陈老板说,除了自家直营供应外,他们还为微商供货配送,现在最好卖的苹果,一天能售出上百箱。
福州海峡水果批发市场相关人士称,水果批发的毛利在20%左右,零售毛利有30%~50%,目前不少批发店老板都是通过“订单农业”建立收购系统,批发店老板开零售店,可形成“门店+批发+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原产地直接拿到新鲜水果,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