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1版:莆田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妈祖保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6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祖,是莆田最具影响力的名片,妈祖信仰跨越了国家、民族,在全世界有三亿多信众;前不久,在湄洲岛召开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流行的问候语,也将跟随信众,在海内外传颂——
“妈祖保佑”

妈祖出游的壮观场面 马金焰/摄
湄洲岛上规模盛大的“海祭妈祖”仪式
世界各地妈祖信众在湄洲祖庙进香 马金焰/摄

N海都记 蔡学伟 文/图

核心提示 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妈祖保佑”成了会场内外的一句流行语,无论是知名专家、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在演讲或交谈之后,往往都会以“妈祖保佑”作为自己的结束语。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妈祖,是莆田最具影响力的名片,希望有一天“妈祖保佑”能像“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这样的问候语,超越国界,走向全球。

目前,全球有上万座妈祖庙,3亿多信众,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的踪迹。“妈祖保佑”这句信众之间的问候语,漂洋过海,在海内外传颂。

世界各地 响起“妈祖保佑”

苏澳,是台湾三大渔业重镇之一。每年的4月至6月,是黑鲔(wěi)鱼洄游的季节。黑鲔鱼在海中游动的速度极快,瞬间时速可达160公里以上。这样的速度,渔网根本捕捞不到,需要渔民一尾一尾地钓。而利用这种方式捕鱼,靠的不单是技术,还有运气。

当地的渔民每次上船捕鱼前,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到渔船的驾驶室内,用最虔诚的方式,向供奉在那里的妈祖像上一炷香。他们知道,每次捕捉黑鲔鱼的历程,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要么满载而归,要么亏本而回,甚至有时还会遇到台风。他们相信,有了妈祖的庇佑,就能多一点运气和平安。

每一次平安归来,渔民相互见面时,都会双手合十,庄重地互道一句“妈祖平安”,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妈祖的感激和对他人的祝福。

在泰国,有一群来自当地南瑶宫的妈祖信众,他们自愿在曼谷机场做义工,为旅客提供中文服务,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用中文说一句“妈祖保佑”,希望给这些游客带去平安的祝福。

在法国巴黎,这里的福建商会建立的妈祖庙,每周都会有法国的水手前来上香,当地的华人信众有时也会用中文为这些水手送上一句“妈祖保佑”,尽管大多数水手听不懂中文,却能明白其中的祈祷祝福之意。

浅浅的海湾 阻不断共同的信仰

说到对妈祖的信仰,不得不提到与湄洲一水之隔的台湾。这个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中国海岛,拥有1000多万的妈祖信众,岛上大大小小的妈祖宫庙超过500座,每年到湄洲岛上朝圣的台湾同胞超过20万人。

1989年,台湾南天宫的主委林源吉组织224名信众分别搭乘20条渔船,从宜兰开赴福建湄洲妈祖祖庙朝圣。

1997年,应台湾信众的热切邀请,湄洲祖庙妈祖金身于湄洲岛起驾,经澳门飞抵台北,在岛内进行了为期100天的巡游活动。

台湾的董振雄老先生被称为“妈祖迷”,老先生介绍说,1987年,他就作为大甲镇澜宫的常务监事,率团经日本来湄洲进香,当时在两岸引发较大的反响。

如今,年逾古稀的董振雄依旧热衷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只要岛上有盛事,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当被问及上岛这么多次,说过的最多一句话是什么时,他笑着说:“妈祖保佑!”因为这样一句朴实的问候,已经承载了对妈祖最虔诚的信仰和最真挚的祝福。

妈祖文化 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3月16日,“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妈祖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前不久,“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的成功举行,进一步扩大了妈祖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妈祖信仰是跨民族的信仰、国际性的信仰。”马来西亚道教学院主席、道理书院院长王琛表示,自古以来妈祖就是各国与中国交流的象征。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妈祖庇佑各国海上贸易的商船,并随着华人远洋至各国。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玛丽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加拿大的繁荣,也为妈祖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妈祖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其中,保护妈祖文化村落和遗址,让妈祖文化在各个不同国家的社区内得到广泛传播,把内涵变得更加深厚,增添时代特色。

法国自然史博物馆主任研究员柯孟德建议,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要想方设法邀请更多学者参与,特别是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将妈祖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民间信仰做比较研究,提升国外对妈祖文化的研究兴趣。

这需要莆田不断将妈祖文化推广出去,比如邀请国外的艺术家,针对妈祖开展一系列的采风创作,用国外的艺术手法把妈祖形象带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