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
案情回顾 聂树斌21年前被枪决 10年后发现真凶
1994年8月11日11时30分许,女子康某某尸体在石家庄市郊区孔寨村西玉米地里被发现。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康某某系被聂树斌强奸杀害。
石家庄中院于1995年3月15日,以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院维持对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撤销对聂树斌犯强奸妇女罪的量刑,改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
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
2005年1月17日,另案被告人王书金自认系聂树斌案真凶。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自2007年5月起,聂树斌母亲张焕枝、父亲聂学生、姐姐聂淑惠向河北省高院和多个部门提出申诉,认为聂树斌不是凶手,要求改判无罪。
2014年12月4日,最高法指令山东省高院复查本案。
改判理由 缺乏作案的客观证据重要证人笔录缺失
山东省高院经复查认为,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被告人作案时间、作案工具、被害人死因等存在重大疑问,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建议最高法重新审判该案。
最高法于2016年6月6日决定提审该案。最高法鉴于原审被告人聂树斌已经被执行死刑,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决定对本案不开庭审理,并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判决主要理由是:原判认定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的主要依据是聂树斌的有罪供述与在案其他证据印证一致。但是,综观全案,本案缺乏能够锁定原审被告人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聂树斌作案时间不能确认,作案工具花上衣来源不能确认,被害人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不能确认;聂树斌被抓获之后前5天讯问笔录缺失,案发之后前50天内多名重要证人询问笔录缺失,重要原始书证考勤表缺失;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合法性存疑,有罪供述与在卷其他证据供证一致的真实性、可靠性存疑,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原判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
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最直接的意义是还了聂树斌及其家人一个公道,最终实现了个案正义。再审改判聂树斌无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抚慰聂树斌亲属的伤痛。作为司法人员,一定要牢记错杀的沉痛教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确保悲剧不再重演,法治不再蒙羞,正义不再迟到。
——最高法负责人就聂树斌再审案答记者问
“我等这个无罪判决等太久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可我儿子再怎样也回不来了,我很想他。我知道我儿子没有犯过这些罪,这个信念让我这么多年坚持了下来。原审里有那么多重大疑问,我始终坚信,这个案子会澄清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聂树斌72岁的母亲张焕枝昨日表示
无论是从案件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来看,还是从纠错过程的时间长、难度大来看,聂树斌案都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标志性事件。令人欣慰的是,法律终于还了聂树斌一个清白,啃下了中国司法史上的“硬骨头案”;令人遗憾的是,生命已然逝去,冤错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口难以完全弥合。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即将到来之际,聂树斌昭雪是中国司法面对宪法的庄严宣誓——尊重保护人权,秉承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是衡量和评价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的历史标尺。通过程序设置,保护一切可能的无辜者权利不受伤害,是摆在当前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命题。
——新华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