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郑靓 刘世泉/文 包华/图
海都讯 方炳桂老先生,福州凤岗里人,是福州民俗文化“活化石”,被人们称为“最懂福州老故事的爷爷”的方炳桂老先生也是海都报的老朋友,为发扬福州的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记者昨日获悉,方炳桂老先生送医无效,于昨晚在家中辞世,享年86岁。为挖掘福州的老故事,海都报与方老有着诸多的交集,其中的点滴故事,或许能一窥方老的一生。
家人劝他不要外出 他就是闲不下来
昨日上午,方老参加了一场历史文化名城座谈会,畅谈对福州文化名城的见解。谈完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议和意见后,方老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医,于昨晚8时16分在家中辞世,享年86岁。
据了解,此前方老亲属曾劝他不要外出参加活动,但方老就是闲不下来。“方老以前做过心脏搭桥,多年没复查,这次可能是心肺没有复苏引起的。”相关人士说,方老平时精神状态良好,没想到昨日座谈会的一番谈话成了他的遗言,令人唏嘘不已。
揭番薯种植起源 传授千年歌谣
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州举办时,曾用于装扮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的“金叶番薯”,出现在海峡奥体中心附近的花箱里,令市民们颇为好奇。是方老,向记者讲述了它与福建的渊源。
“番薯是外来植物,如何传入中国有不少争议。有说是从越南传入广东,也有说是从吕宋岛传入福建。福州的乌山上就有一座先薯亭,是为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而建的。陈振龙是长乐人,因此最先在福建种植说,有理有据。”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没得过,小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方老曾在大榕树下,给海都小记者唱起这首老民谣来,好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犹在耳边。他说,这首歌有一千多年了,应该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民间歌谣。
绘制古街老店地图 期盼重现老街风貌
海都报创刊十八周年之际,推出“榕城十八景”系列报道。为了探究每一处景点背后的老故事、老文化、老传统,记者没少打扰方老。犹记得去年深秋的某个周末,记者应约来到方老家中,客厅里那一整面墙的书籍、那一件件摆满桌椅的老物件、那一幅幅高高堆叠的老照片,让记者应接不暇。
方老仔细倾听记者的每一个问题,回答时口齿清楚,思路清晰,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和传说信手拈来。
末了,方老取出几卷纸筒,小心翼翼地拉开,纵横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汉字展现在眼前。方老说,这是他精心绘制的古街老店分布图,福州多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街道,都在这一卷卷二三十厘米宽、数米长的地图上,上面细致地标注出了百年前的“业态”,每一家店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方老说,他希望这几幅地图能给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未来或许能有机会,看到福州老街真正重现它原来的样貌。
点滴故事,无不透露出方老随和的性格、对福州本土文化的热爱。斯人已逝,愿方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