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黄启鹏/图
感动理由 他没有象征着医者的白大褂,却是所有小日岛岛民都认得的“陈医生”。
25年前,陈桂林毕业回到故土,这座小岛才有了第一位真正的医生。那年他才20岁。年少的陈桂林立志学医,有着守护岛民健康的“大梦想”。如今,他是小日岛上唯一的医生,全年无休。
有过机会、动过念头外出闯荡,但乡亲们一句“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的念叨,牢牢“拴”住了他,这一拴,便是25年。
担心病传染学生 将卫生所搬到家
先从莆田秀屿区石南码头,坐半个小时以上的船到南日岛,再辗转至南日镇坑口码头。12月2日,感动福建全媒体采访组坐上了开往小日岛的轮渡,原本十多分钟的航程,因为大风浪,整整开了40多分钟。
尽管小日岛是莆田南日十八群岛中的“第一大岛”,但岛上人口也仅有两千多,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一天进岛就一班船,听说记者要前去采访的是岛上唯一的医生陈桂林,船员们都露出一副十分熟稔的模样。“好人呐!岛上哪个人不认识陈医生!”
登岛后,顶着扎脸的风沙,记者来到了“博爱卫生所”。所谓的卫生所,其实就开在陈桂林的老屋,腾出的两间屋子摆上药柜和器材,贴心的陈桂林还特地加了一张小床。
正值季节交替,诊所里看病的老人很多,陈桂林忙到午饭时间才停下。他说,原本的卫生所是设在村委会,因为学校也在那“借地方”,担心病人把孩子们传染了,陈桂林便将其搬到了家中。
陈桂林说自己是小日岛人,今年46岁。“以前岛上很艰苦,病都靠自己熬着。所以我从小想要学医,让村里人生病有处医。”1991年,20岁的陈桂林从莆田卫校毕业后,他便回到岛上,成了这里的第一位医生。
与“天”抢时间 大年三十仍出夜诊
村民们说,小日岛2003年才通了电,岛上连自来水都没有。由于条件有限,很多事情都必须“抢时间”。每次从南日岛领取疫苗回来,陈桂林就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分发、接种,在两三个小时内跑完整个小日岛。
陈桂林说,刚回到家乡时,村里人还不习惯到卫生所看病,常常要他出诊,夜诊也是家常便饭。“这土路也骑不了车,只能徒步,如果是下雨天滑得很!”而所有的出诊,陈桂林从未收过出诊费。他的妻子施珍连说,几年前的大年三十夜,丈夫出诊很晚才回家,回到家中时丈夫脚踝肿得厉害,“路上摔了,根本走不了路,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跳’回家的。”施珍连回忆着,满脸心疼,“不管什么天气、多晚他都得去。”
“最重要的是提前诊断出病症,很多病这里看不了,必须往岛外送,不然就会没命。”陈桂林始终记得,2004年的一天,村里一名妇女突然胃出血,那天风大浪大的,根本就没法用船送出去。陈桂林只能保守治疗,守了整晚,但女子依旧在次日早上去世了。还有一次,一个小孩腹泻脱水却无法及时用到补血药,夭折了。“这些病,一般的地方完全可以救活的……”陈桂林说着说着有些哽咽,“所以小病也不能大意。”
几乎从不出岛 只觉得亏欠家人
小日村前任村支书施文宗告诉记者,早年间村民家里穷,很多人看病却都没钱付。“陈桂林常垫钱给病人去外面看病,几百元、几千元都是常事。村里有病人不能拉尿拉屎的,他也去帮他掏屎、导尿。”而陈桂林每个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靠着亲戚帮衬经营些副业,才能补贴家用。
由于岛上只有陈桂林一个医生,他的工作成了“全年制”值守。“外出基本也是去南日岛办事,离开岛上一天电话就不断。”至今,陈桂林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莆田市区。他说,自己放心不下乡亲,唯一过意不去的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带家人出门旅游过一次,连女儿上大学都是妻子一人送去福州的。
而因为岛上的老人多,很多健康问题要提前掌控,近年来,市里、镇里资助了便携的医疗器材,陈桂林定期都要给村里的人体检。“村里很多老人对体检很不在意,要挨家挨户地劝。”陈桂林的桌上,放着厚厚一沓手写的村民健康档案。他说,常住岛上的这些人,有什么慢性病他全都记得。
次日,因为要将最近一期的体检结果送到南日岛上,陈桂林与记者一同登上了出岛的轮渡。看着轮渡慢慢离岸,陈桂林说,这25年间也有人出巨资请他去外地发展,“但乡亲们总是念叨你走了谁来看病?这地方是苦了些,如果连本地人都不愿呆在这里,怎么好意思让外地人进来。会一直做岛上的医生,到自己看不动病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