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徐丰
海都讯 83岁的林载亮教授,带着一群平潭渔民,在海南省三沙市美济社区,守礁养殖石斑鱼,以屯海戍边的独特方式,捍卫国家的主权。从2013年开始,海都报与守礁渔民联手举办了六届海都“渔家乐”公益义卖活动,每次都受到福州市民热捧。
又到岁末,不少市民再次想起了在清澈、透明的海域,以纯天然方式养殖的“爱国鱼”。近期,美济礁“爱国鱼”再迎丰收,为了感恩福州乡亲对美济礁开发的支持,这批刚捕捞的石斑鱼,优先提供给福州市民。目前,“爱国鱼”已运抵三亚,预计本周末,在福州海都大厦广场(鼓楼区华林路84号),海都“渔家乐”第七季义卖活动将正式举行。海都读者可拨打热线95060进行咨询。
鱼苗三年生长 迎来大丰收
“又到一年春节前,你们还有办‘渔家乐’活动吗?”昨日上午9时许,家住鼓楼的陈依伯,打进海都热线95060询问,而这已经是他本月第三次打进热线咨询是否售卖“爱国鱼”了,近期海都接到不少这样的电话。
“几个月前,海都报举办了一次‘渔家乐’,我们家买了2箱鱼。”73岁的老陈是一名退休的教授,海边出生的
他特别喜欢吃海鲜,自从尝过“爱国鱼”的味道后,他就爱上了来自美济礁的石斑鱼。
林载亮教授告诉海都记者,美济礁周围的海产非常丰富,这些龙胆鱼虽然是养殖的,但所吃的饵料全都是从周边打捞的野生鱼,主要是一种和金枪鱼同类的炮弹鱼。美济礁采用的圆形网箱直径达到20多米,鱼的生存空间大,因此这些龙胆鱼和野生鱼也差不多,养殖过程中也不曾投放任何药物。“此次品质最优的‘爱国鱼’是专门为海都读者预备的,是为了回馈福建乡亲对南海开发的支持。”
林载亮教授说,近期,在美济礁足足养殖了三年的石斑鱼,迎来了丰收。这次捕捞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每只在7斤左右。
零下65℃速冻留住最鲜的味道
“打捞量比较大,我们并没在美济礁对鱼进行速冻,而是将活鱼运到三亚进行加工。”林载亮教授说,昨天上午,美济社区的船只驶抵三亚港。一尾接一尾的龙胆鱼在吊机和码头工人的配合下,被送上岸。“鱼儿进入冻库之前,都活蹦乱跳的。”
从美济礁到三亚港,有72小时的航程。为了保持“爱国鱼”的鲜味,林载亮教授采用活水舱活体运输。林载亮告诉记者,“每次舱内换水时,一定要先闻闻海水的味道,有汽油味的海水,决不可使用。这种运输方式成本和损耗都较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鱼的鲜度。当鱼运抵三亚港后,这里有大型冷库,鱼经过放血处理,被立即送入零下65℃的冷库。短时间内迅速降温,保持了鱼肉原有细胞活性,便能锁住鱼肉中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在运输活鱼时,鱼肉的精华脂肪部分会被消耗,而经过零下65℃速冻的鱼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预计本周末开卖
“团队里的人都在加工包装这批爱国鱼。”林载亮教授说,并尽快地将鱼运往福州,根据现有的进度,预计“爱国鱼”将在本周末抵达。
本季海都“渔家乐”也预计在本周末,于福州海都大厦广场(鼓楼区华林路84号)举行。具体的义卖时间,海都报将在周末前进行公告。海都报将继续公益义卖,不赚一分钱的差价,且现场收到的鱼款,将第一时间转给林载亮教授,用于支持平潭渔民的屯海戍边。
本季“爱国鱼”跟往届一样,数量有限,售完为止。如果不想再错过这份舌尖上的美味,快快拨打海都热线95060预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