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陈民藩:从出诊被“挽留”3小时 到中医肛肠诊疗流派创始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民藩:从出诊被“挽留”3小时 到中医肛肠诊疗流派创始人

2008年,福建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拜师大会上,陈民藩教授(中)与弟子
年逾八旬的陈民藩教授(左一)仍坚持临床诊疗工作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福建肛肠学科在全国鼎鼎有名,甚至被称为“枯痔钉”的故乡。确立福建肛肠学术界“江湖地位”的,正是我省中医肛肠科的创始人——陈民藩。

陈民藩教授是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的老主任,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工作实践探索中,规范了含砒枯痔钉的用法用量,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中医挂线疗法、结扎疗法等多种手术方法,建立起学术思想鲜明、临症经验独特的学术流派——陈民藩中医肛肠病诊疗流派。他主持研制的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一系列外用剂型,沿用至今,深受欢迎。

如今,年逾八旬的陈民藩教授仍坚持临床一线工作,每周在省人民医院有3个半天门诊,年门诊量约3000余人次。谈起钟爱的事业,陈老神采奕奕。

1 出诊曾被“挽留”3小时 意识到用药要特别慎重

1956年是陈民藩从事中医肛肠工作的头一年,也正是当年,由于认真仔细,为一名痔疮患者发现了之前被漏诊的直肠癌。

这名患者有血便、疼痛等症状,之前在其他医院的外科主任那边看过,一直当作痔治疗,症状不见好转。陈民藩接诊后,认真询问病史,并通过指诊,发现肛门深处地方有一个占位病变,他赶快请来更有经验的老师再检查一遍。经过反复检查,最后确诊为直肠癌。后来,患者到上海的大医院做了手术,切下有半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

发现了外科主任漏诊的直肠癌,一下子,年轻的陈民藩在业内小有名气。

年轻时的陈民藩在出诊时还被“挽留”过。

有一天,省军区一位首长肛门肿痛、出血,要请陈民藩出诊。消肿、解痛、止血、开方……全部处理好了,主人却没有要让陈民藩走的意思。从上午11点多一直等到将近下午2点,主人终于进来了,说疼痛已经减轻、医生医术不错,并安排送陈民藩返校。

后来,陈民藩了解到,在他等待的3小时里,有人将药品送到省药品检研所检验去了。这件事让他非常受教育。“我一直告诫自己开药要非常慎重,书上已注明有毒性的药不开,没有毒性的药,剂量不超过药典和书本规定。”在后来数十年的行医经历中,他也一直谨记:治疗要安全第一,疗程要短一点,让患者痛苦少一点、花钱少一点。为实现这几点,陈民藩不懈钻研治疗肛肠疾病的业务,并有了后来的诸多成就。

2“枯痔疗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确立福建肛肠学术界“江湖地位”

枯痔钉是用多种药物配置而成的一种钉状物,插入痔核内,药钉逐渐溶解后使痔核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枯痔钉含有砒霜,临床使用上会出现砒霜中毒事件。

“我认为枯痔钉砒霜一定要去掉。”年轻的陈民藩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展了“枯痔钉疗法”的课题研究。他先将含砒量降低,通过大量临床数据,找到了含砒枯痔钉合适的用法用量,得到同道的认可,写进含砒枯痔钉的诊疗规范中。进而他又将含砒枯痔钉改进为无砒枯痔钉、枯痔液。

3 将传统挂线疗法等发扬光大 手术追求“非观血、少损伤”

挂线疗法是传统中医疗法,是用医用丝线、橡皮筋等缠扎患病组织,利用“挂线”的紧箍力,使局部组织坏死。在传统中医,挂线疗法多应用于高位肛瘘、深部脓肿的治疗。陈民藩认为挂线疗法还有引流、止血、标志物等作用。他将挂线疗法进一步应用到肛裂并肛门狭窄、耻骨直肠肌肥厚、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等疑难疾病的治疗,并加以演化,形成了“多挂线术式”、“切挂留皮桥术式”、“婴幼儿肛瘘挂线术式”等手术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一名来自漳州的患者,肛门左右前后以及臀部,都有肛瘘,伴有肛门狭窄和糖尿病,病情非常复杂,手术极难做。通过挂线疗法,陈民藩将所有瘘括干净,上药后精心护理。术中术后,患者都没有发生感染,恢复良好。

陈民藩非常注重手术的“非观血”,即手术过程中不出血、少损伤。他表示,要做到“非观血”,医生除了要勤练手法,缩短手术时间,还要把病人当亲人对待,“只有这样手术才能做得更轻巧细致,减少病人的痛苦。”

陈民藩自己坚持手术“非观血”,因此,在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很少手术病人需要输血。

“我们发现,使用无砒的枯痔钉后,患者肝肾功能不受影响,但有些患者会发烧,38℃、39℃的,我们就想如何减少感染,后来尝试着用注射疗法,自己调配出合适的枯痔液,从而做到无菌操作,解决了发烧、血尿的问题。”

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陈民藩主持的“枯痔疗法”科研课题,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福建省科技成果奖。正是他和他的同志们以及福建省兄弟医院对枯痔疗法的不断改进,使福建省在痔的治疗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福建省也被誉为“枯痔钉的故乡”。

4 主张湿热论治注重体质差异 研制的专科制剂被带到国外

“在用药方面,我们要看是年轻人、儿童、中年还是老年人,还要看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冬天,开药都不一样,热的病就要用凉的药,同样的处方,情况不一样,药的剂量不一样。”陈民藩认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多湿、多热,患者易感湿邪热邪。他主张多从湿热论治,辨证论治主次兼顾,四季变化灵活药物配伍,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加以辨证分析,诊疗环节处处顾护脾胃之气。

“我们以内服外用为主,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必要时可以用西药。”陈老重视“内外并治”。他运用“酸涩收敛”理论研制了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一系列外用剂型,应用于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阶段,有其独特疗效。

其中,由紫草、白芨等中药草制成的软膏“紫白膏”,由于对痔疮、肛裂有奇效,不仅在福建省内被广泛应用,现在许多回榕的华侨或出国的福州人都会备上几支。

5 带出很多厉害的学生 谦逊地表示“要多宣传年轻人”

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六十余年,陈民藩讲学、会诊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学术思想鲜明、临症经验独特的学术流派——陈民藩中医肛肠病诊疗流派。

近年,年事已高的陈老作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及“全国第二、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将工作重心转到培养传承人才方面。

他的学术传承人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许多学员都成为各地方学术带头人,其中不乏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国家级名专家。弟子石荣、蔡而玮等,都是“高职称”、“重临床”、“善传承”,完整继承陈民藩教授的学术思想,并且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疗法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石荣主任医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在全国中医肛肠学科有较高的声誉。再传弟子王菁、陈祖清、吴燕燕等,具有高学历,基础理论扎实,专科思路开拓,在传承的同时,还开展了学术流派理论和特色技术机理的研究,在肛肠专科崭露头角。

在采访中,陈老非常体谅他的弟子们。他说,现在科里手术量很大,无论是石荣主任、蔡而玮主任,还是更年轻的医生,经常从上午9点一直做手术到下午四五点,非常辛苦,还要看门诊、查病房,工作量非常大。因此,他一直对记者说:“你们应该要多宣传这些年轻的医生。”

老专家的建议

肛肠疾病要预防为先 如厕看手机的习惯非常坏

陈老认为肛肠病和其他外科病一样,“先受于内,而后发于外”。外因有中医所说的内、湿、燥、热、火毒;内因有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气血虚弱,还有情致的因素;同时,卫生习惯不良、排便时间过长、大便的次数过多也会导致肛肠疾病的产生。

“肛肠病的防治应该预防为先。”陈老反复强调,“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边如厕一边玩手机,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时、一小时的,这是非常坏的习惯!”他还说,大家平时要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定时排便,便时不宜过于用力或久蹲;保持肛门清洁,已经有肛肠疾病的人,最好便后坐浴或清洗。此外,还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人物名片

陈民藩主任医师、教授福建省名老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及全国第二、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

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六十余年,长期担任福建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四届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第四、五届名誉主任委员。撰写了《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三部医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