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黄启鹏/图
候选人物 林萍
感动标签 孝老爱亲
感动理由 在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有一位远近皆知的“孝女”:养父体弱,她省吃俭用每天给他供半斤牛奶;养母失明,她随身带小板凳,好让老人随时有地方坐;养父哥哥疯癫,她没少挨打,却照样悉心照料。
自7个月大时被养父养母收养后,她便和这三位老人结下了一份没有血缘的亲情。贫困、疾病,他们家遭遇了世间少有的苦难,可这个弱女子却用一双柔弱的肩膀,带给了全家人快乐、温暖。
这份没有血缘的爱,却比很多家庭的爱,来得坚韧而持久。她叫林萍,今年41岁,职业是搬运工。
借钱装修新房 圆老人临终心愿
日前,海都记者在下黄村的一套刚装修好的拆迁安置房里,见到了这位远近闻名的孝女。为了让养父临终前能住进新房,收入微薄的林萍借了数万元,装修了新房。之前,他们家都借住在村部的一个小隔间中。
“一年前爸爸病重,但不肯去医院,为了让老人能舒服点走,我欠债也要装修新房。”林萍说,遗憾的是养父一个多月前还是过世了。
林萍7个月大时被下黄村的林杨、肖金钗夫妇收养。当时,林杨已40岁了,肖金钗是盲人。这是一个贫苦的家庭,而一起生活的大伯林和夫又有精神病。为了分担家庭压力,林萍读完小学二年级后便辍学帮养父务农。随着养父渐渐老迈,家里的所有重担便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林萍20多岁时,养父疾病缠身,无法劳动。为了养家,林萍起早摸黑到家附近的城南市场做搬运工,“我力气小,要比别人多搬几趟,也不敢接太远的活,担心家里老人有急事,找不到我。”因干重活太多,她年轻时便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却总是忍着不上医院,“家里的钱少,老人的病更要紧,我年轻没事。”
夫妻饿肚子 也要让养父母吃好
“从小到大,父母没有特别对我隐瞒身世,一直对我挺好的。”林萍说,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她饿肚子也要好好赡养老人。
22岁时,林萍与江西籍外来工余东林结了婚,两人决心共同撑起这个家。多年来,夫妻俩省吃俭用,努力养家。丈夫余东林踩三轮车,体力消耗大,但为了省下一顿点心,常常早上10点多才吃早饭。
因常年操劳,林萍的养父体弱多病,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为了给老人补充营养,她坚持从生活费中挤出“专项经费”,每天给老人半斤牛奶喝。养父病重期间,大小便失禁,林萍从来没有半点怨言,悉心照顾,“爸爸走前十几天,牛奶喝不下了,我看了特别难受……”
而对盲人养母,林萍每次买东西回来,总是让老人先尝。养父去世后,养母一直闷闷不乐,她便陪老人参加村里的各种活动。考虑到养母腿脚不利索,走一小段路就需休息一阵,她总是随身带着小板凳,好让老妈随时有地方可以坐。
“林萍虽是从小养的,可别人家的姑娘哪里有这么好?”采访过程中,坐在一旁的肖金钗突然插话。
悉心照顾 疯癫伯父“善终”
除了年迈的养父母,疯癫的伯父林和夫给林萍带来了更重的负担。
前几年,神志不清的林和夫,经常离家外出,早出晚归地捡破烂,每到吃饭时间,林萍都得到处找人。最可怕的是伯父不止一次误食药物,成为医院的“常客”。有一次,伯父乱跑后差点被淹死,被送到医院抢救,3天后才醒来。伯父住院10多天,林萍忙前忙后地伺候,终于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由于精神障碍,伯父常常发脾气,在照料时,林萍没少挨过打,可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伯父年纪大了又有病,他也只有我们这些亲人了。”
2014年底,82岁的林和夫安详地走了。林萍常念叨,自己没能力让老人家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我妈能过得开心”。
如今,林萍和丈夫也收养了一名女孩。尽管还背着债,但两口子坚信:靠着自己的双手,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