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福州“灯王”的坚守
162名“新福州人”包机返乡
看这里,移动正在派送红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灯王”的坚守
古稀之年的郑祥霖仍在研究花灯制作工艺
郑祥霖的言传身教,让六岁的孙女也喜欢上了花灯制作

N海都记者 赵杨/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古稀之年的郑祥霖,是福建省级花灯制作工艺传承人。他的花灯小作坊,就在家中不到40平方米的客厅。昨日,记者看到郑祥霖时,他一脸轻松,因为年前的订单已经全部完成了。

郑祥霖,出身于花灯世家,人称“灯王”,是福建省级花灯制作“非遗”传承人。2007年福州南后街改建后,郑祥霖的花灯小作坊也从南后街退出,小作坊如今就放在他位于通湖路的家中不到40平方米的客厅。但一年四季,还是有不少人寻上门,定制些市面上难寻的花灯产品。

莲花灯、观音送子、状元骑马等在郑祥霖眼里,都是些“小儿科”。郑祥霖最近都专注于扎龙灯,今年的6单龙灯订单,都来自连江。在乡下,这些传统的氛围更为浓厚。龙灯虽然叫灯,却是用来舞龙的,一条龙灯长约二三十米,竹子作为主要材料,龙灯的形状完全靠竹子来塑造,然后用一种叫玻璃纸的材料,将竹篾根据需要扎在一起,作为龙灯的骨架。

从去年9月份开始,郑祥霖便已经开始忙乎这些龙灯。坚韧的竹篾顺从地在他的手里弯了腰,成了形。花灯制作包括图纸设计、塑形、扎骨架、糊布、绘图、上色、油漆等七个主要步骤,每一个过程都十分复杂,没有能够参照的图纸,全凭手艺人的记忆和技艺。

到腊月,郑祥霖制作的龙灯,便陆陆续续交到了客人的手上,大货车将龙头、龙身、龙尾等搬上车,到了目的地再进行组装,一个栩栩如生的龙灯便“活”了。

郑祥霖遗憾地说,由于花灯经济效益已经不如以往,儿子并不乐于接手这份手作。但自己作为传统花灯的传承者,即使到了这把年纪,还是想要好好研究制作花灯的工艺。

在采访现场,郑祥霖6岁的孙女淇淇热情高涨,不时帮爷爷搭把手。记者笑言,是不是想让淇淇传承这份手艺,郑祥霖也笑了。“顺其自然。”郑祥霖说,现在也就让淇淇上上颜色,过过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