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价烟
共享单车考验社会共享思维
玄奘遇泰姬陵文化“穿越”非小事
防潮技术“升级”自动生成密封层保安全
鸭肉冒充牛肉何以成潜规则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享单车考验社会共享思维

如今,共享单车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已成为方便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交通方式。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在北京,乱停乱放、不按交规骑行等行为给城市带来了新问题;在郑州,有大爷大妈圈地段收看管费,市民使用共享单车被要求先交车辆看管费;在成都,有学生利用共享单车机械锁的漏洞,能迅速解锁并相互传授经验。(据2月14日《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

共享单车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席卷而来,也就不到半年时间。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更直接改变了很多市民的出行方式。但在城市公共管理、租赁自行车企业、市民租赁规范等多个层面,都出现了诸多新问题。

上述种种,与其说是各方面对待共享单车的态度参差不齐,莫若说是对待共享经济形态的不成熟,或者说社会的共享思维尚需培育和壮大。说到底,社会共享思维需要以规则、秩序、信任作为基石,并由此培育公共文明和契约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方面的自我矫正已经开始。比如,有租赁企业开始将规范用户行为作为企业责任的一部分,探寻利用GPS定位等技术手段解决用户乱停乱放等问题,并建立用户“黑名单”和信用积分制度;有的地方出台相关规定,将不文明骑行和违规停放等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并着手规划改造自行车道。

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共享思维的聚合与进步,而不是单单解决共享单车的问题。唯有社会共享思维活跃起来,共享单车以及其后更多的共享经济新产品,才会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给民众带来新业态福利。(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减)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