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习近平
鼓励学术探索和争鸣,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 ——尤权
N海都记者 郑靓/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是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做好理论宣传,是党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福建日报社顺应时代,在最难办的理论版苦下功夫,敢啃“硬骨头”,每周二为读者奉献四个版的《理论周刊》,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展开党的思想理论传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捕捉理论前沿的同时,铺陈文史积淀,增强报纸书香味,搭建一个探索争鸣的新平台。
坚守理论阵地 敢啃“硬骨头”
2016年8月16日,福建日报社推出4个版的《理论周刊》,在原有的《求是》、《读书》基础上,新添两个版。首期《新论》,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的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文史》则讲述朱熹与闽学的故事,兼具学术性、可读性的佳文读起来解渴、过瘾、醒脑,令人眼前一亮。
这一份书香味和厚重感背后的耕耘,也让读者惊叹:一个版约8000字,一个月的“吃稿量”约达14万字,而月刊《求是》杂志也才9万字。
“要是我们也‘随大流’放弃理论版阵地,肯定办不成。”福建日报理论文艺部副主任吴敏说,理论版是“硬骨头”,前些年部分省市党报都有所缩减,断了作者群的联系,想重启自然约不到好稿件。而福建日报自上世纪50年代设立理论宣传专刊开始,一周一期,从未间断。
进京学习经验提高队伍素质
新时期,新要求。随着形势发展,党报更要提高党的思想理论传播能力和水平,《理论周刊》以一篇篇长文佳作,做到“立足福建、高于福建”,推出不到半年,就吸引了外地党媒,想来寻求经验。而吴敏坦言,任务艰巨,筹备时真是“压力山大”。
省委和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理论周刊》的创办,报社领导亲自带队,到《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调研运作情况。这让他们在如何开拓作者群、如何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如何改革采编考核机制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首都人才济济,有些经验,地方复制不了。”吴敏说,回福州后,集团党组和编委会反复研究策划方案,给大家很大动力。
创办《理论周刊》对于采编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既要了解前沿学术,又要熟悉报纸运作。为寻找这样人才,报社首次“破例”外聘,给理论周刊筹备工作亮了“绿灯”,排除了因人手不够导致稿件供应不上的风险。此外,报社定期还输送采编人员,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触摸前沿、拓宽视野。
接地气融渠道提升宣传实效
现在,《理论周刊》四个版面都赢得了大批忠实“粉丝”,还获得中宣部首批专项经费扶持。《求是》版围绕中央和省里的中心工作,抓住重要节点,营造良好理论氛围;《新论》“专家圆桌”专栏约请省内外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工匠精神等热点,多层次分析,帮助人们科学解决问题。
《文史》通过设置“读史阅世”“乡土琐记”“闽人遗事”等栏目,突出福建元素,强调古为今用。面对图书界纷繁喧嚣的现状,《读书》传递思想知识信息,引领大众阅读。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玲说,《理论周刊》紧跟实践发展,努力让科学理论在第一时间主导舆论场,在全社会营造了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建清认为,《理论周刊》为众多关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读者提供了难得的阵地,难能可贵。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统合各媒体形成理论宣传共振合力,东南网、新福建客户端等均开设理论专页、专题,推送《理论周刊》优质内容,大大提高宣传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