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特派记者 杨永敏 袁丽群/文 张永定/图
一边是代表们踊跃发言,谈创新发展、聊生态环保、说文化自信,一边是“长枪短炮”,闪光灯频频闪烁。昨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
聆听福建声音,聚焦新福建发展。近年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福建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今年“两会”,福建代表团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台湾旺报、路透社、共同社……审议还没开始,来自海内外100多家媒体的160多位记者,早早就来到会场,场内座无虚席,不少媒体记者席地而坐,盘腿垫起电脑,随时准备记录写稿。
下午3时,会议准时开始,多位代表发言后,“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媒体记者朋友们吧”,省委书记、代表团团长尤权热情地欢迎记者提问。
“福建补短板有哪些举措?”“福建扶贫工作成效如何?”“平潭对台有无更多的支持政策?”问题一个接一个,海丝核心区、自贸区、金砖会议等问题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尤权、于伟国等代表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妙语连珠,获得媒体记者的频频点赞。
尤权:补短板重点在民生事业
新华社:福建省去年出台《关于补齐发展短板扩大有效供给的意见》,其中在社会事业、民生保障领域提出了任务和目标,请问,福建采取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尤权:社会事业和民生短板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当前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
虽然福建每年财政支出70%放在社会事业上,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且随着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业的要求、期盼越来越高,出现了教育、医疗优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这几年,我们把“补短板”的重点放在民生事业上。
首先,扩大投入,解决硬件问题。不仅是财政,也要有社会资金、银行贷款参与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社会参与运营。
第二,培养引进人才。加强省内院校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并通过人才计划,引进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
第三,最重要的是创新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比如,大家关心的医疗事业,好医生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基层优秀医生少,这就需要通过分级诊疗等制度,缓解看病难问题。通过努力,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于伟国: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人民日报:扶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过去一年,福建在攻坚脱贫上取得哪些成效?
于伟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创造了扶贫工作的“宁德样板”,它有三个特点——“早、准、实”。
早,宁德赤溪村,是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年《人民日报》刊发关于赤溪村头版文章后,开启全国扶贫序幕;准,针对最贫困的山区、最困难的农民,精准扶贫;实,有一系列有效措施,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村人的,整体搬迁,帮扶、对口扶贫、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产业等等。
这些年来,福建一年接一年、一任接一任干。去年,福建脱贫人口26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扶上马,送一程。扶贫,摆脱贫困,还要巩固脱贫成效。比如,去年的26万脱贫人口,今年的扶持资金、措施将不变不减。同时,财政将不断加大投入,保证扶贫资金每年有所提升。
总书记发出了扶贫攻坚的动员令,我们一定落实责任制,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