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林丹/图
海都讯 经常打嗝、烧心、咽不下东西……是不是得了食管癌却不自知?昨日,海都名医讲堂联手福建协和医院胸外科、中医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影像科、放疗科、营养科,举办“食管癌讲座”,200多名读者赶到,会场座无虚席。讲座后,12位专家同堂义诊,活动持续3个多小时。
为与更多读者分享,主办方拍摄视频,制作了食管癌防治攻略,上传至海都健康公众号“有医说医”,只要扫描本文二维码,关注该公众号,就能查看。此外,读者还可登录海峡都市报官方微博,搜索海都名医讲堂,观看直播视频。
这些饮食误区 该改改了
“每年全世界约2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我国占15万余人!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仅次于胃癌!”一上场,名医代表——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抛出了一组数据,全场一片哗然!他指出,在中国,食管癌的死亡率接近发病率,因为食管癌很狡猾,早期大多无症状,易被误以为是上火、咽炎、胃疼,超过九成的患者一旦确诊已是中晚期。
“三分之一的肿瘤可以预防!”陈教授根据福建人的饮食习惯,分析了长乐、闽南、莆田等地肿瘤多发的原因,他强调,吃热烫食物,喝烈性酒,长期抽烟,吃虾油、酸菜、发霉地瓜等,可能刺激食管黏膜。膳食中营养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增生、间变,甚至引发癌变。
“蛀牙也可能诱发食管癌!”陈教授指出,口腔不洁尤其是抽烟的人,容易长龋齿,细菌长期在口腔、食管作祟,很可能引发食管癌、口腔癌等。
该院胸外科护士长李伟也提到了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她说,应每天勤刷牙,最好选用软毛牙刷,轻刷牙齿、舌面,清除细菌并清新口气,餐后漱口,有口腔疾患需及时治疗。
是否癌变 建议多学科会诊
“建议多学科诊疗!”义诊时,陈教授反复叮嘱多个患者。89岁的高先生是到场的年纪最大的读者,半年前,他被查出食管癌,多处求医问诊,昨日,他带来了一沓厚厚的病历,他说,自己的食欲不错,就是声音嘶哑,几乎说不出话。陈教授仔细查看,发现高先生年纪较大,不建议手术、放化疗,可考虑免疫治疗,让他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目前,这一疗法在全世界常规使用,但在中国仅香港、海南较多使用,费用较高。
“多学科会诊,才能早发现早治疗!”陈教授说,目前,该院有胸部肿瘤、甲状腺、结直肠、疑难病等四个多学科联合门诊,由两个专科以上的诊疗团队组成,专家现场讨论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节约患者时间,争取更多的救命机会。每周三14:30到16:30在该院广电附楼三楼门诊的多学科会诊中心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