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6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莆省级“非遗”受大学生青睐
北岸年内新建两所幼儿园
航空服务招生对英语有要求
全国500强中学出炉 莆一中上榜
莆田学院百万招聘博士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莆省级“非遗”受大学生青睐
独特曲艺“梆鼓咚”已在莆田学院开课,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前往学习“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
传承人林辉为学生讲解林氏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
梆鼓咚表演

N海都记者 林养东 文/图

海都讯 莆仙独特曲艺“梆鼓咚”、江口林氏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今年均被列入新一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这两项“非遗”都曾一度失传,后经各方努力,传承问题得到一定解决。目前,“梆鼓咚”已是莆田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也吸引了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前往参观学习。

古老技艺亮相 引大学生感慨

据介绍,珐琅器的金属主要是铜,此外,还有少量的用金、银做胎型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器,是在铜胎型上将扁薄而匀称的铜丝掐成纹样轮廓线黏合上去,经焊接组成团。在掐好的铜丝纹样轮廓内填充珐琅釉料,经烧结而成。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保留明代工艺特征,品种繁多,以铸胎、鎏金、重器、人物造像等为特点,与北京珐琅工艺形成区分。

前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50多名师生来到涵江,参观学习江口林氏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师生们走进车间参观工艺制作流程。另外,该项目第五代传承人林辉开设了专题讲座,让师生们充分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

“这一古老技艺经过几百年传承,留有先人精华,独具特色。”参观过这些工艺成品后,学生们发出感慨,他们也钦佩传承人林辉通过38年的不懈追求,让林氏铜铸胎掐丝珐琅传统工艺在世人面前精美绽放。

学生自制乐器 期末要“说、唱、打”

梆鼓咚是一种集说、唱、打、表于一身的综合性说唱曲艺。唱腔由一个基本曲调变化而成,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演唱。传统梆鼓咚老艺人会根据自身条件,量身制作板鼓和竹板,演奏时在旋律音程中大量使用小三度,体现了古老的中原音乐遗音的最重要特征。

这个学期,梆鼓咚第五代传人黄璟在莆田学院开设了《梆鼓咚节目排练》专业选修课,共有大一、大三一百多名学生选课。“演奏梆鼓咚的乐器看似简单,所用原材料也常见,但要做出好的乐器并不易。”黄瑾告诉记者,前几节课她让学生准备了竹筒、竹板、铜线和布条等,让学生们自己制作乐器。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我们要把这个传承下去。”大三的陈同学是当地人,她说,虽然今年刚开这门课,但她以前就参加过编排,并参加比赛获奖。不过,记者了解到,报选这门课的学生大多是外地人,而梆鼓咚的唱腔是莆田话,因此外地人要先学习一些莆田话。

黄瑾告诉记者,经过前面的基础学习,目前已经开始学习编排了,她计划期末让学生自由组队,八个人以内的队伍表演一首“梆鼓咚”,要集说、唱、打、表于一身。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