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社会·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闹市区 冒出一群奶牛
疑因不帮忙拉业绩 被同事捅死
炒作靓号不能等闲视之
京东办幼儿园透露啥信号
涉事的哥停岗7天罚500元
二维码收礼金 人情如此直接功利?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维码收礼金 人情如此直接功利?

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婚礼现场,伴娘居然在脖子上挂支付宝的收钱码收份子钱。伴娘解释,和新人商议过的,并不是为了向宾客要钱,没觉得不妥。对此,不少年轻网友觉得毫无违和感,但一些长辈不认可这种方式。(京华网4月24日)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通过送礼体现出来的。随着社会的整体富裕,送礼也变得货币化,礼金在越来社会还能保留一丝人情味,还能有一些传统存在。一些传统看起来会增加一点麻烦,但这种麻烦是社会温情的必要成本。如果有一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功利化了,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这样的社会就显得过于直接了。这种传统心态,在一些老人身上更加明显。于是我们看到,面对“二维码收礼金”,一些长辈不认可,“比来宾更激动的是新娘的婆婆,当众要求伴越多的场合取代了礼品。

而现在,礼金从现金红包变成了二维码转账。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可能又是一种理性选择。可是从伦理角度上讲,这何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的表现?有人可能会说,直接收礼金何尝不是一种功利关系?可礼金外面毕竟还有一层叫包装的东西。现在连包装都不要了,这种转变难道不扎眼吗?

在许多人的心里,希望娘取下收钱码”。

“二维码收礼金”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困境。从经济学上讲,或是一种进步,从伦理学上讲,却让人不舒服。也许有一天,如同当初收礼金取代收礼品一样,“二维码”终会大行其道,但是,我还是希望这种转变不要来得太容易。不管如何,人际关系直接化、粗暴化、功利化,应该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载于《中国青年报》,有删减)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