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44岁的北京月嫂范雨素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在这篇文章里,范雨素以一种距离的观察和独特的幽默感,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一夜成名”后,面对从全国各地扑向她所在的北京皮村的媒体,范雨素形容如同一场“生命中偶遇的沙尘暴”,不得不躲进古庙里。从昨天起,范雨素的电话也已关机。(据澎湃新闻)
来自城市以外的女性,以各具个性的文字,写下个人与家庭的真实经历及私人经验,又因不同机缘,在网络助推下收获一夜而起的额外关注。这种现象,近年来每每有似曾相识之感。前有芙蓉姐姐、凤姐,后有余秀华、马泮艳和范雨素。
至于范雨素的文章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关注和共鸣,她的文字到底好在哪里,我看了不同的解释,各有各的道理。但她笔下的“故事”吸引我,完全不是因为她“写得好”,或者是“文学”或“审美”方面的原因,而是她写下的经历。在这些被文字固定的事实面前,文学性不是重点。
范雨素的成功,来自她身上体现的反差。就好比《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爱用的桥段,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因为背后有故事有苦难。
可是,把范雨素的身份和她写的东西鲁莽地贴上某个标签,以制造故事和传奇,我认为是最不妥当的做法。就算范雨素在访谈中常把“污名化”这样知识分子的词汇挂在嘴边,媒体还是要编派她某个简化的身份,不顾她的见识之深和词汇量之丰富,刻意制造有关“打工者天才”的拍案惊奇。对于一个以写作为正常精神需求的写作者,围猎其个人声名而拒绝平等的心智交流,以范雨素的明事理和人情练达,哪能不犯抑郁症?(载于《南方都市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