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财道/过日子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今夏榕饮料市场 偏爱“小清新”
理财也有“身份证号” 可验“飞单”
今创集团暂缓IPO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夏榕饮料市场 偏爱“小清新”
碳酸类占比大幅下降,鲜果类上货量上升

N海都记者 袁丽群

海都讯 近日,榕城快速升温,各大商超的饮品销量也直线上升。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今年夏季,多糖、碳酸类等“重口味”饮料受冷落,摆货量减少,而鲜果类、乳酸菌类的饮料上货量大幅提升。

碳酸类饮料 铺货量减少一半

进入5月,各大饮料品牌的新产品均已摆上福州超市、便利店的货架。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福州饮料市场不再以价格战为主题,改走“健康路线”,还拼上了“颜值”。

昨日,记者在永辉、沃尔玛等超市看到,碳酸饮料、水饮料、凉茶、果汁饮料、茶饮料、粗粮饮料、能量饮料等品类齐全。多数饮料品牌都已多元化发展,产品品种有三四类,有的甚至达七八类。

“这两年,碳酸类饮料的铺货量减少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果汁类、茶饮料等。”超市有关人员介绍,目前福州超市销售的饮料有400多种,铺货量的增减,主要依据就是顾客口味的细微改变。除了铺货品类的改变,产品包装也有了更多变化。记者看到,漫画涂鸦式等高颜值包装更为大众化。

量价倒挂 定价更注重市场细分

记者走访还发现,不少饮料都推出了不同容量的产品,有趣的是,很多饮料“量价倒挂”,量多的售价反而比量少的便宜。如在超市,2升装的雪碧卖6.3元,2.5升装的只卖4.9元;2升装的七喜卖6.8元,2.5升装的卖6.5元。

“这种量价倒挂的现象在饮料推广季比较多见,主要是厂商想借旺季来临时推广大容量的饮料产品。”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买小容量包装饮料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临时解渴,对商品价格敏感度不高;大瓶装主要针对家庭消费,更注重性价比,因此量多价格便宜的更受欢迎。上述人士说,在消费细分时代,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