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袁丽群 余少林文/图
海都讯 从行业内的“追随者”,变成“领航者”,位于长乐的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的逆势崛起之路,与一个词密不可分,那就是“技改”。恒申公司着眼于“智能制造”,连续进行了五期技改,研发生产差别化的高端产品。现如今,恒申的锦纶长丝、聚合切片产能领跑全国,产品品质已全面超越全球行业标杆韩国晓星,企业也一举跻身百亿规模行列。
过去一年,省经信委牵头设立规模80亿的企业技改专项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方式,支持重点技改项目。
故事一 技改提升年产量 销路扩大建新厂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滨海工业区的恒申化纤厂,在工厂车间,崭新的设备正隆隆作业。“车间全部采用国际领先的TMT卷绕设备。”车间负责人叶冰说,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基础之上,再做技术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叶冰说,厂里共有10个车间,原来设计年生产量30吨,技改后,产量提高了15%,纺织产品也大受市场青睐,销往广东、浙江等多个省份,部分还出口到欧美。
产品有了销路,厂房改扩建随之进行。记者在滨海工业区内、恒申合纤年产4万吨功能性改性纤维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新建厂房已完成地面一层的施工。据悉,今年年底将投入试运行。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8.1亿元。
故事二 创新带来利好 订单签到2020年
过去一年,在许多鞋服面料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之时,莆田的福建华峰集团却表现抢眼,平均利润率高出同行企业10%。逆势成长,华峰的秘诀就两个字——研发!
这些年,业内许多企业转向金融、房地产,华峰却抵住了外界诱惑,专心实体,专注研发。
“我们自主研发的‘鞋面一体成型工艺’看不到胶水黏合、针车缝合痕迹,使以往需要‘拼接’的鞋面一次成型,这是重大创新。”企业负责人介绍,仅这一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订单就已签到2020年。
同时,应对招工难,企业加快开发运动鞋材智能生产系统,推进鞋材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未来,原本需300个用工的车间将仅需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