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 文/图
海都讯 点开手机上的APP,视频中,翠绿的茶园里,村民们正准备采摘无公害高山茶;镜头切换,画面中,一批村民正在茶厂加工、包装茶叶。这是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自创的“可视化定制茶园”,正是这个全国首创的“扶贫定制茶园”项目,带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脱贫路。
曾守福2014年7月下派到下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村子地理位置偏远,常住人口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尽管村中山青水绿,茶园很多,然而村里没有自己的加工厂,茶青只能贱卖给外来的茶贩。因为收入不高,导致部分茶园荒废。
“要想富,必须要创新。”在曾守福的带领下,村委会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品牌。“既然茶叶不好卖,那我们就转变思路卖茶园。”一番策划之下,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项目应运而生,并将“下乡去,尝尝下乡的味道”作为广告语,面向全国招募爱心茶园主。
扶贫定制茶园每年每亩价格2万元,合作社精选春、秋两季上好茶青,制成生态高山红茶或绿茶,分春秋两季寄给认购的爱心茶园主。茶山、茶厂还安装了探头,茶园主通过可视化设备远程查看自家茶园管理和茶厂生产加工情况。新奇的理念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认购茶园。
曾守福介绍,该项目实施之后,村民的茶青价格从原来的每斤均价2.4元增加到均价10元左右,每亩茶园可实现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经过三年的努力,村财政从2014年的负债8万元到2016年盈收23万多元,农民人均收入从6400多元增加到12000多元,带动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