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无影灯下,有一群医生,虽从未拿过手术刀,却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就是麻醉医生。
6月12日,记者走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跟随手术部副主任陈文华进入手术室,探秘他们的工作。这天,陈文华负责协调8个手术间,共23个病人的麻醉管理。
小意外超3分钟 患者可能丧命
“快,上特殊喉镜!”上午10时,又一台手术开始。71岁的吴依伯全身麻醉后,将做前列腺手术。陈文华温柔地一针,依伯秒睡。但插气管导管时,他的头很难后仰,陈文华试了三次,导管没插上,依伯的血压从156/96mmHg飙升。助手小何赶紧递上可视喉镜,陈文华又试了两次,终于成功,依伯恢复了呼吸,血压才平稳。
“病人血压一升,麻醉医生的血压也跟着升。”陈文华松了口气,仍紧盯着监测仪。他说,全身麻醉后,患者会停止呼吸,得尽快插上喉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插管困难是个小意外,不能超过3分钟,医生得沉着,手脚快,否则患者会缺氧、心跳骤停,甚至丧命。
手术持续了两小时,陈文华始终守着监测仪。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术中,陈文华一直绷紧神经,担心广播喊他的名字。他说,那意味着麻醉中发生了紧急情况。前年,一个中年男子做开胸手术时,突然上腔静脉撕裂,出血近10000毫升,男子休克,广播大喊:“文华主任快来!有空的麻醉医生快来!”十多个麻醉医生赶去,同台抢救7小时,才保住男子性命。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陈文华说,很多人以为麻醉医生打一针就走。其实,手术能不能做、什么时候做,通常由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决定,术中出现意外,外科医生会先问麻醉医生,术中抢救也多由麻醉医生承担。
“我们有权改变外科医生的手术方式。”陈文华说。
目前,该院有麻醉医生53位,医院每天手术超过130台,工作往往是“车轮战”,但他们只能做幕后英雄,他开玩笑说:“只有麻醉出了问题,才会被人想起来。”但他们顾不上自己的感受,只关心“你痛不痛”,哪怕面对的是一个无法表达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