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跨越三千里 男孩顺利回输干细胞
小伙动车上瘫倒 五医护赶来救治
酒后呕吐窒息死亡 共饮者被判要赔偿
闽西监狱寄出数千家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三千里 男孩顺利回输干细胞
志愿者连夜送干细胞到广西,男孩当晚进行手术,如成功将获得重生;福州的捐献者朱劲松得知后,终于放下心来
女儿看了海都报的报道,一直夸爸爸伟大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海都讯 15日,福建省血液中心医师、连江汉子朱劲松捐出了19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拯救8岁的广西男孩(详见海都报6月16日A01版报道),暖心之举感动了不少读者。

昨日,记者独家联系到广西志愿者李俊伟,15日,他奔波8个多小时,跨越1500多公里,把这一小袋救命的造血干细胞送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夜输入了患儿体内。

提前摧毁免疫系统 等待新细胞入驻

“多拖一天,患儿就多一分风险。”李俊伟说,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最好在24小时内回输,15日下午,原定的返程航班是16时左右起飞,但飞机因暴雨延误。幸好四川航空的工作人员得知他的特殊使命后,开了绿色通道,让他优先起降,还改了较近的一条航线,让他不到2小时就赶到广西。

干细胞储藏在一个专用的保温箱里,保持4℃低温。李俊伟说,要保证干细胞不碰到冰块,温度过低,干细胞可能冻裂,温度过高,干细胞会太活跃。此外,也不能碰到强磁、辐射等,为此,他一路很小心。

当晚9时10分,干细胞送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儿已进入移植舱,家长和医生都在焦急地等待中。其实,提前十天,患儿已完成“清髓性”预处理大化疗,自身的免疫和造血系统被全面摧毁,等待新细胞入驻,此时,他的免疫力为零。当晚,救命的干细胞像挂点滴一样,一点一点地输入他的体内,历经大约2小时,过程较顺利。

受供双方未见面 却相互牵挂

“拯救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李俊伟说,按国际惯例,捐献者和受捐者要遵守“双盲原则”,即双方不应见面,且互相不知道对方的确切信息。为此,他只和医院的协调员单线联系,辗转得知当晚,患儿回输顺利,顺利的话,一周后之内新细胞就能钻入患儿的骨髓腔进行复制、生长,两周后就能正常运作。患儿的治愈率较高,很可能再也不用输血,获得重生。

李俊伟曾是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5年来,负责运送造血干细胞近200次,常被这样的温情感动。他说,陌生人之间配型的成功率极低,仅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如大海捞针。此次,患儿有机会受捐,其家人非常感激,他们连朱劲松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仍执意写了感谢信,委托李俊伟带去他们全家人的感恩。

昨晚,记者再次联系朱劲松,他正在连江老家焦急等待广西的消息。听说患儿回输顺利,他连声说:“太好了!”他说,昨日全家看了海都报的报道,都为他骄傲,12岁的女儿一直说,“爸爸好伟大!”接到记者的电话后,他总算放心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