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6个月完成30个月工程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6个月完成30个月工程量
中建海峡创“湄洲奇迹”,按时落成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
建好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质量瞄准﹃鲁班奖﹄

N海都记者 陈恭璋

海都讯 12月2日,举世闻名的妈祖文化发源地——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声鼎沸,四处飘扬的旗帜、随处可见的妈祖文化宣传标语以及岛上人们亲切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历史悠久小岛的热情。在这里,万众期待的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隆重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论坛开幕。24个国家和地区,116个政府代表、学术单位和社会组织,300多位中外代表齐聚于此,以“妈祖文化 海丝精神人文交流”为主题,通过“妈祖文化与海洋防灾减灾”、“妈祖文化与旅游合作”、“妈祖文化与海丝精神”等一系列论坛的探讨,着力推动妈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

而论坛举办场所——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的耀世落成,更是为第二届论坛增加了空前的吸引力。这座按照国家元首参会标准建造的工程,工程质量直指“鲁班奖”,正常工期需要30个月,但项目承建方中国建筑下属单位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仅用时6个月便完成。正因为对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召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建海峡党委书记盛祥荣、副总经理王耀也受邀参加论坛。

工程奇迹的背后,是汗水和智慧。在这180个日日夜夜里,中建海峡人究竟克服了哪些困难、经历了些什么……

凭一张效果图 6个月建成“海上琼楼”

谁会想到,今年3月,中建海峡从莆田市政府接下建设任务时,这个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项目,仅仅是一张前期设计院递出的设计效果图,还有一张近乎不可能实现的工期时间表:为保证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顺利举行,该项目主会场必须在9月底前完工,从设计到施工只有短短的6个月,这是正常工期30个月的五分之一,地处海岛、即将进入夏季,施工期间还要考虑台风、暴雨等天气影响。

但就在随后的180个日日夜夜里,中建海峡副总经理王耀亲任项目总指挥,带领着一群开拓、创新的年轻人,用汗水和智慧,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奇迹”:10天,项目完成1219根预应力管桩施工,创造了中建海峡有史以来管桩施工的最快速度;30天,项目完成主楼一层西侧幕墙设计及安装,刷新了中建海峡幕墙施工速度的极限;37天,完成主会场钢结构吊装;3个月完成主会场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室内精装工程以及复杂综合体的安装工程;180天,完成主场馆建设任务,刷新了“中国建筑”自己创下、被称之为“敦煌奇迹”的敦煌丝路主场馆项目建设速度……

通宵加班 40天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图全部工作

时间倒回到今年3月,公司党委书记盛祥荣亲赴项目现场召开方案协调会,会上决定借鉴“敦煌经验”,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集合中建海峡厦门公司、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莆田中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政交通工程公司、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等单位的资源,以及中建钢构、中建装饰、中建科技等多家系统内专业优势力量,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

所谓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就是要求施工方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全面总包。然而项目一开始就遇到难题。项目造价6.3亿元,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共包括主会场、酒店和媒体中心3座主体建筑。项目建筑方案中标方仅提供了一份项目效果图,也就是概念方案,并提出方案细化需要2个月时间。对于6个月工期的项目来说,这太过漫长了。

项目BIM工程总监刘火生说,在这个时候,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就突显了优势:设计、施工与采购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周期。3月中旬,接过项目效果图后,设计团队迅速介入进行优化、建模、制定施工方案,施工、采购团队和设计团队一起办公,对施工方案细节、可行性进行探讨,采购团队随时赶赴市场,调研施工材料。施工方案就是在这样一边设计、一边改进中持续推进。

“眼睛疼了,就滴眼药水;肚子疼了,就喝正气水。”刘火生说,比如,效果图中项目屋顶的帷幔是整个项目的亮点,但每块帷幔水平、上下的位置均不一样;没有施工图,就设计团队自己做。在那段时间里,设计团队几乎个个眼睛通红,眼药水、正气水成为每个人桌面的必备用品。终于,两个星期,设计团队便完成了设计方案的深化;40天完成从方案设计到土建施工图全部工作,这让原本神经高度紧张的项目团队终于得以小小地喘了口气。

10天完成1219根管桩施工 一周掉三层皮

3月25日,施工详细方案出炉,正式进入现场施工环节。早已进场的施工人员迅速动工,项目生产经理邹耀辉说,他是在3月24日接到任务,次日就赶到湄洲岛,每天清早就赶到工地。

“我们真的是跑步进场,我们这些长期在工地上班的人,一般不怕太阳毒,但刚开始的那一周,我被晒得脱皮了三次。”邹耀辉说,因为前期介入设计环节,他早已对施工方案了如指掌。

邹耀辉说,在预应力管桩施工环节,因场地受限,8台机械同时作业,为保证进度,他们全天候轮番施工,只有在桩机锤头发热、需要8小时冷却,工人们才会休息,“真的连吃饭时间都挤出来施工,只有机器休息,我们才休息”。

随后,10天,项目完成1219根预应力管桩施工,创造了中建海峡有史以来管桩施工的最快速度。

邹耀辉说,这个项目的建造标准是按照国家元首参会标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为了优化使用功能,公司决定增加一条长度200多米的地下综合管廊,该管廊集合了热力、电力、通信等六大功能,是福建省第一个真正投入使用的社区地下综合管廊。但工程量增加了,施工进度却没有改变。

同时因地处海岛,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地下管廊开挖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是一边抽水一边作业。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全天候扎头工地,一天完成10道相互交叉的工序,还要保质保量。

45套模具25天完成,原来一套需25天

项目工程中,装饰、装修就像一个人的衣服,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给人的一个感官印象。在这施工过程中,中建海峡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的团队也克服了种种困难。

“方案往往需要到晚上确定,我们经常是入夜在莆田,深夜出现在福清,次日凌晨再返回,清早继续参与设计。”装饰装修团队负责人陈凤海说,这个项目使用了大量的铝型材,需要提前定制,一个铝型材从设计到出厂需要25天时间,而这个项目铝型材模具就有45套。因为提前参与到设计环节,他们往往在方案确定一个细节后,就直奔位于福清的工厂。

陈凤海说,今年4月30日晚上7点,他们和设计团队确定了一个铝型材,当即直奔码头,坐船上岸,再坐车赶到福清,到福清已经是晚上11点多,和工厂沟通好后,次日凌晨3点左右返回莆田。当坐在返回莆田的车上时,他们才知道,当天是劳动节。而因劳动节放假,工厂调休,要不是他们的争取,这个铝型材的出厂又会延后3天。就这样,45套模具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

就是靠着这种争分夺秒的吃苦精神,该项目才会创下一个个奇迹。比如,30天,项目完成主楼一层西侧幕墙设计及安装,刷新了中建海峡幕墙施工速度的极限。

匠心巧做 拿下多个“第一”

作为展现妈祖文化的标志性项目,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旅游项目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唯美的波浪造型,每跨波浪的弯曲度、长度、高低点看上去相似却并不相同,在视觉上才能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学效果。为了节省工期,项目在深化设计中大量采用了钢结构,整个项目钢结构总用量高达6000吨,项目钢结构整体装配率更是高达95%。

虽然理论上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工期,可是这种方案也给现场安装精度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这样的设计要求,成为困扰项目团队的又一大难题。

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和集体讨论,项目团队匠心独运,决定将BIM技术、Tekla建模技术等运用到项目建设中,来解决施工难题。

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最终以安装就位精度控制在5mm以内、焊缝合格率100%、零安全事故的傲人成绩,仅用了37天,比预计节点提前完成了主体钢结构吊装。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这支队伍一边摸索一边创下一个个纪录:该项目是福建省EPC模式试点项目、首个BIM运维项目,论文30篇、项目专利13个、工法9个、QC成果7篇……

如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旅游项目,这座海上琼楼与敦煌文博会项目,一南一北,遥相辉映,已然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闪耀的两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