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王林成 袁丽群 练仁福 文/图
海都讯 教育、生育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今年重点关注的话题。他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深化学制改革的建议》的提案。就此,海都记者专访了阮诗玮委员。
初等教育改为十年制 18周岁前即完成
“适龄劳动人口总量的减少,将给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带来压力。我国学制仍基本沿用人口高速增长期的做法,多数劳动人口须经历12年初等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就业时一般年龄在23周岁以上。”阮诗玮谈到,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初次就业年龄还将进一步延后。过长的学制已影响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
阮诗玮建议将我国的初等教育从目前的十二年制改为十年制,其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3年。这样一来,将初等教育由“633”制改为“523”制,压缩了初等教育时长,使全体公民在18周岁之前即可完成初等教育课程。相应地,将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至10年,实现初等教育全民覆盖。
“同时,让公民更早完成高等教育,步入社会就业,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生育率。”阮诗玮说道。
学制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阮诗玮认为,压缩学制后,整体学时减少,初等教育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将面临重大改革。“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应适度压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将一些艰深难懂、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内容移至高等教育课程中。同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能力、科学素养、动手能力、人文情怀等素质能力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学制 应更加灵活多样
在他看来,教育学制应该是紧凑、高效、灵活的。在我国,只有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高等教育学制,才能提升高等教育效率。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尽管不少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度,但主修课程依然占据主要地位,选修课程的灵活性、多样性、实用性等均有不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的空间十分有限,不利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阮诗玮建议,应探索借鉴美国、欧洲经验,在高等教育阶段引入三学期、四学期制,通过缩短教学周期、增加学期数量来提高教学效率。调整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在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大幅压缩必修课程内容,提升选修课程数量、质量、比重,并将其分为不同难度的多个档次,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灵活选择。
同时,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他建议,借鉴美国斯坦福等名校做法,支持高校聘请业界权威、一线员工到学校教授前沿、热门实用内容。同时,鼓励高校、名企、名研院所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