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福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专家详解中国国防费增长用途
乡村振兴 产业为根人才为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产业为根人才为基
如何将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围绕这一课题,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N海都特派北京记者 王林成 袁丽群 练仁福

海都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昨在北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给出了具体办法: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如何将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围绕这一课题,很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谈产业:打造农业4.0更快普及智慧农业

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闽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认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于产业与人才。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走得长远的关键。

陆銮眉举例,在漳州不少种植基地,温室大棚顶上的遮阳系统都是全自动的,会根据天气的状况及植物生长的需求实时调整,种植户只需通过手机APP,就可实时监测。这种智能化的农业,与以往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大不相同。

“工业有4.0,农业也应有4.0,我们应更好、更快地普及智慧农业,将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运用到农业中来,运用传感技术和软件实时控制农业生产。”陆銮眉建议,打破传统的农、林、牧、渔等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乡村旅游等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延伸,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带来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壮大集体经济可同时实现脱贫和乡村振兴,这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住闽全国政协委员郭文圣认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

他建议,各地党委、政府应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具体运作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推广“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多方拓宽收入渠道。

谈人才:成立乡村两级新乡贤组织

人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要素,今年的中央文件将“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列入其中,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乡贤所承载的新价值。

对此,住闽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建议,搭建乡贤回归平台,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鼓励退休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实现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同时,应支持在城市工作的干部退居二线或退休后回乡担任村支书,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经验、热情,为乡村发展贡献余热。”

“我国还应考虑成立新乡贤组织,推进乡、村两级乡贤规范化建设。全面摸排建档,完善乡贤信息库,成立乡镇级乡贤会,设立乡贤试点村。此外,建立‘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线上’定期发送慰问信息,通报家乡发展大事,收集乡贤建议;‘线下’成立常态化服务团队,积极联络‘不在场’乡贤,争取他们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实现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

谈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在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欧宗荣看来,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不仅要求吃得饱、穿得暖的物质富裕,更是生活环境舒适、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等精神上的满足。

他建议,要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积极通过继续教育、文化复兴来树立文明乡风。可以推动乡村(社区)大学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要重视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要同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的工作,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直接受益的是老百姓,也应该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自治。”他建议,要积极发挥乡规民约、村民自治理事会的重要作用。此外,要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文明乡风建设。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