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特派北京记者 袁丽群 王林成 练仁福
海都讯 如今在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肾脏损害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正朝着低龄早发的方向发展,呈现未老先病现象。住闽全国政协委员谢良地经调研发现,这与相当大一部分人缺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有着很大关系。
今年全国两会,谢良地带来了关于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写进小学课本的提案:新时代我国要建立全民大健康意识,把防止慢性病的战线前移到青少年阶段,更要营造一种全社会都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
研究:人体健康五大因素,生活方式占60%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谢良地是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专家。
“随着老年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相关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疾病,呈现爆发性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造成的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脏损害,以及肥胖、脑功能退化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影响了国民健康。并且,这些疾病的发生朝着低龄早发的方向发展,呈现未老先病现象。”他分析道,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丧失劳动力,重者致残致命。
这些疾病成因多样复杂,但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即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如吸烟、多食、少运动和高盐分等。谢良地和他的团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要比正常人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普通人群对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了解的缺失。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表研究数据称: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即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对整个人群而言,生活方式几乎决定了健康状况。
建议:用诗歌、童谣等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疾病是可防难治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不发生慢性疾病。”谢良地认为,新时代我国要建立全民大健康意识,把防止慢性病的战线前移到青少年阶段,更要营造一种全社会都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来鼓励大众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知道并牢记,自己就是防止慢性病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让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从小就植根于我们的下一代。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正式提出健康基石的16字格言,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在此健康宣言原则下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此,谢良地建议,我国应把这16字格言写进小学教科书。同时,向全社会征集语言优美、内容生动、符合科学、关乎营养、有益健康、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诗歌、童谣或散文,供小学课本使用。“目前,我国中小学设有健康教育课,但主要还是以人体生理知识等为主。”谢良地说,这其中也应该加入更多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