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
海都讯 “17年前,他们卖了一头牛,带着1000多元来手术,社会各界捐助达9万多元,治疗仅花了3万多元,家长把剩下的5万多元钱留在医院,设立连体婴儿基金,帮了2例连体婴!”3月30日,国际医师节,一位福州医生在朋友圈发了这段话,获得不少人点赞,被誉为“最感人的重逢”。
昨日,记者找到了发这段话的医生——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李笃妙。他说,17年前,龙岩长汀一户农家生下一对连体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小哥俩才成功“分身”,取名涂健、涂康。如今,小哥俩已18岁。3月30日,涂康和妈妈陈长秀来福州,看望救命恩人。
十年未见恩人,小哥俩盼重逢
3月30日上午8时许,涂康和妈妈来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向医护人员挨个问好,冲着他们谢了又谢,还和他们合影留念。遗憾的是,哥哥涂健要上课,没能赶来。
“不敢再抱你了!”护士王维看到涂康,又惊又喜。她说,17年前,小哥俩只是襁褓中的小儿,护士们每天抱着他们喂药、挂瓶。手术前,父母不敢给小哥俩洗澡,护士们常帮小哥俩洗澡。转眼,他们已是1.7米多的大男孩了。
李笃妙主任也很开心。他说,出院后,小哥俩回过医院3次,那时还年幼。至今,他们已10年未见面。
“知道你们很好,我们很开心!”李笃妙说,虽然不常见面,但他和小哥俩的父亲涂荣象常联系。他知道小哥
俩上了高二,成绩不错,身体也不错。
见面的时间很短,不到半小时,李笃妙说起了“连体婴儿基金”的情况:当年,涂家夫妇把剩余的5万多元爱心款全捐了,由医院财务科保管,多年来,这笔钱已帮了2例连体婴,其中,一个四川男婴长着1个头、2个身、3只手、4只脚,一出生就遭亲人遗弃,李笃妙帮他申请了“连体婴儿基金”,顺利做了手术,男婴才回到家人的怀抱。
“从医30多年,最大的成就就是他们康复了,长大了,还记得回来看我们!”李笃妙说,涂家小哥俩是该院施行“分身”手术的第二例连体婴,迄今,他们已成功地进行了8例连体婴儿的手术,且全部成活。不少小孩长大后,会回医院探望医生、护士。
感恩医护,哥哥立志学医
“儿子的命是医生给的!”昨日,记者联系到涂荣象。他说,他们是长汀县涂坊镇溪源村人。小哥俩是2000年9月出生的,当时,有长辈劝他“赶紧扔了”,但他舍不得。幸好,乡邻看到报纸,得知李笃妙主任曾成功地分离过一对连体男婴,夫妻俩连忙赶到福州。
当时,李笃妙看了检查报告,发现小哥俩肝脏相连,胸骨、肠管部分相连,胸膜紧贴,膈肌也连成一片,还有两条较大的血管相通。他建议,等小哥俩长大些再手术。但手术费是个天文数字,涂荣象是个农民,有时他帮人扛木头,一天只能赚10多元,但李笃妙拍着他的肩膀说,“不要放弃,我们帮你!”
“他说到做到!”涂荣象说,2001年2月,他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耕牛,抱着孩子到福州。李主任立即帮他们募捐,还亲自到福州南公园附近的广场,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募捐活动,经海都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大伙踊跃捐款,很快筹到9万多元,小哥俩才顺利做了“分身”手术。当时,福州仓山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很同情他们,每天下午炖了汤,坐着公交车送到医院,小哥俩出院时,老太太还赶到火车站送别,抱着小哥俩痛哭。
多年来,涂家夫妇最惦记的就是医生、护士。涂荣象说,小哥俩读了初中后,他就常指着他们肚皮上的疤痕,和他们说当年的故事,叮嘱他们不要忘了恩人。如今,哥哥涂健学理科,立志要学医,当一个好医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弟弟涂康喜欢体育,想当一个运动员。
□科普一下
连体婴罕见能存活的更罕见
李笃妙是福建第一个进行连体婴儿手术的医生,1999年,由李笃妙主刀,为我省第一例连体婴鼎鼎、点点手术,术后,点点很快康复出院,鼎鼎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李笃妙还陪同鼎鼎,飞赴德国柏林,进行心脏手术。如今两个小家伙已19岁。
李笃妙说,连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仅20万分之一,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连体婴儿能接受手术的病例少之又少,而成功接受分离手术存活下来的更是罕见。
他分析,连体婴儿的形成,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更多的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存有缺陷遗传给后代;环境因素是指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孕早期,胚胎受到外界的物理(射线、高温、寒冷、机械力等)、化学(毒物、毒气和某些药物)、生物(病毒)以及其他因素(如缺氧、缺乏营养)的刺激和影响,致使胎儿发育异常,出现畸形。
他指出,只要孕妇多加注意,上述许多因素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