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影像·气象
3上一版
 
线面高手争霸
榕城明日或迎强降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线面高手争霸

串面
挂面
拉面
福州鼓山中心小学操场,后屿线面高手争霸赛正在上演
▲69岁的郭寿铨和67岁的黄爱贞是夫妻,也是年龄最大的参赛人员
海都记者体验挂面

N海都记者 赵杨/文 毛朝青/图

海都讯 手指在两根面筷子之间飞快流转,转瞬,两根面筷子之间已经“爬”满面条,轻轻拉伸,然后放在面箱里自然下垂;稍后,将一根根面筷子插进线面架上小小的洞眼里,开始拉面条。看似简单的福州线面,却需经和面、切条、揉条、松条、串面、挂面、拉面、日晒、挽面、包装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精制而成。

后屿线面 已有900年历史

昨日,在福州晋安鼓山中心小学操场,一张张线面架上,线面如丝如瀑,后屿线面高手争霸赛正在上演。由晋安区总工会主办的后屿线面技能竞赛,共吸引了18位来自鼓山镇后屿村的线面手工艺人参赛。

通常福州人过生日时,都要吃上一碗线面和两个蛋,也叫吃太平面,以求长寿平安。

据鼓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后屿线面距今已有900年历史,是福州的特产,在福州可谓家喻户晓。

线面制作工艺复杂,头天晚上,把面粉、盐和水调和好,放在大陶盆里,蒙上湿布,让其发酵。

第二天一早,加工制作,需经和面、切条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制作时间长达9个小时。

69岁的郭寿铨和67岁的黄爱贞是夫妻,也是年龄最大的参赛人员。“线面必须要两个人一起做,他做了50年,我嫁给他后也开始做,已经做了30多年。”黄爱贞说。

“做线面是技术活。”一位老师傅告诉记者,手工线面想要做好不容易,诀窍极多,线面要极细,又不能断,这与面里的含盐量息息相关,盐少了,一拉长面就很容易断。

场地受限 传承面临难题

活动现场,18位传统线面手工艺人通过自由组队分成9组,在经过和面、拉条、缠面、拉面等环节的激烈比拼后,虽然郭寿铨、黄爱贞的手法精湛老练,做出了细如发丝的线面,但陈雄、郑成俊一组制作的线面入汤不糊,柔软而有筋道,成功征服评委的味蕾,最终获得全场冠军,得到3000元现金奖励。

“如果鼓一村、鼓二村、鼓三村拆迁了,或许就没有后屿线面了。”72岁的黄依姆曾经也是做线面的好手,不过,如今发福了,没法拉面了。她说,原来村子里不少人都会做线面,现在越来越少,年轻人更不爱学。做线面必须要有大场地来拉面、晒面,如今没有场地,有的人便到马路边去做。而拆迁后,条件更不允许,手工后屿线面或将消失。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