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鄢秀钦 张芬
海都讯 周末两天,福建师大附中、福州三中、福州八中、福州高级中学、福州外国语学校分别召开了自主招生咨询会,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考试难易、录取比例、未来编班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福州一中笔试时间在4月28日,其他学校均在5月5日,因此获得多校考试资格的考生,只能选择一校参加考试。
师大附中:校长推荐名额增加
海都记者从招生咨询会上了解到,师大附中“润德创新实验班”今年计划招生100名,实行独立编班。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与平行班一致,但依据实验班学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开拓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突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根据报名情况,附中将选拔600名左右的考生进入面试和笔试环节。其中,通过校长实名推荐、竞赛获奖等方式面试后直接录取的人数今年有所增加,大约有50人;其余名额通过综合素质测试和专业测评择优录取。
对于考试内容,附中表示,考试难度高于中考,但内容不涉及高中知识,在初中内容框架内。总分同分,按照数理化分数由高到低录取。
录取后的学生可自愿参加附中组织的中考前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包括野外生物考察、科技探索、学科奥赛指导、名师专题讲座等。
附中两类自主招生(润德创新实验班和空飞预备班)考试安排在同一天,采用统一试卷。校方介绍,条件均符合的考生,可同时报考这两个班,审核通过的学生在考试当天须补齐相关材料。空飞班的学生从高一起编入平行班,空飞特色课程利用课余时间统一集中训练。
福州三中:录取渠道多生源分布广
与2017年相比,福州三中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基本不变,仍创办两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创新班”),共招收100名正常缴费生,由任教2018届高三的名师担任教学工作。
教务处李主任告诉记者,以初中校长实名推荐、初中校推荐、竞赛自荐等三种渠道,往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大约250人~350人,今年预计人数相近。其中校长实名推荐等面试对象,录取人数视考生临场表现而定;若未通过面试,仍有笔试资格。如初中校未开展学校推荐或者成绩优异但因特殊原因未能获得推荐的,建议考生选择自荐。
记者了解到,三中自主招生的笔试难度在中考之上,对考生的数理思维要求较高,但考题一般不超过初中范围。李主任还传授了“考试秘笈”:勿在某道难题上消磨太多时间,要懂得放弃,提升全卷的完成度和正确率,才是制胜关键。
据了解,“创新班”重视学业成绩和学科竞赛两方面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学习效率高、自觉性强,因此进入高二后,将启动流动机制,允许部分不适应的学生回到正常平行班就读。
李主任表示,欢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未能入选的高分学生报考三中。在中考录取后,参加三中集训,将有免试入选与集训加分等方式,优先编入“理科实验班”。
福州八中:语文学科总分提高
记者获悉,福州八中今年将自主招收200名学生,在特别选出30名左右的学科竞赛储备生后,170名自主录取生与中考录取生一并再筛选出两个实验班,剩余的自主录取生将进入正常平行班,不单独编班。
教务处主任陈文清告诉记者,今年自主招生政策有部分调整。一、和往年相比,新增加初中校长实名制推荐的报名渠道,获推荐的学生通过面试可直接被录取,未通过则参加笔试;二、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入选初中校推荐名单且符合自荐生资格的可自荐;三、语文学科总分从50分提高至80分,总分达到480分,与英语分卷考试。
据了解,今年报名人数远超往年,预计800人左右将获得考试资格,八中也希望更多优秀的学生能够如愿以偿。陈主任还表示,实验班采取双向流动机制,在进入高二年级前,进行一次进退调整,进入高二后微调,基本只进不出。
福州高级中学:侧重数理化考查
福高今年“实验班”自主招生50人和排球专项生不超过12人,排球专项生专业水平测试在昨日进行。除了自主招生,中考后还将选拔组建实验班,
实验班实行动态管理。
据介绍,福高将综合参考初二下学期和初三上学期期末考成绩,确定参加笔试的考生,将于4月28日(周六)20:00在福高校园网上公布。
今年,福高自主招生考试中仍将侧重对数理化考查,要求学生具备“初中知识,高中能力”,即在初中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将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同分考生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顺序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被录取的新生,考核成绩名列前茅的,学校将奖励参加国庆期间境外游学活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三全免”政策,即高中三年学费全免、住宿费全免、伙食费全免;同时还可享受每年的助学金和校友奖学金等各项社会捐赠资助。
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一配英语外教
福州外国语学校今年面向市区招生“英语实验班”50人,只要综合素质评定在良以上(含良)、三年学业优秀的应届生就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自招班将根据考生综合测试成绩择优录取,总成绩同分按数学、英语、物化分数由高到低录取。英语实验班的学生在高一将享受中方优秀英语教师小班教学,并配英语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