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闽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档案馆里的仿真匠人
“宝贝”去哪儿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档案馆里的仿真匠人
福建省档案馆的林炳坤,8年来完成近两万件档案的扫描和仿真制作,近日被评为“档案工匠”
比对原件与仿真件,一丝一毫不能差
林炳坤制作的清朝《大皇榜》复制件,长约二十米

N海都记者 肖颖 文/图

海都讯 “在做仿真件时,一粒灰尘都得做到一模一样。”在福建省档案馆,有这么一位“手艺人”,8年时间,他完成了14409张档案的仿真扫描、4000多件档案的仿真制作,作品让人难分真假。也因此,普通市民既可以查阅、观赏到馆藏档案,珍贵的原件也得以保护。近日,记者获悉,福建省档案馆的“手艺人”林炳坤被评为“档案工匠”。

巴掌大小原件 临摹有时要一周

走进林炳坤的办公室,偌大的房间里仅有几台仪器和一张大案桌。桌子上陈列着几张民国钞票,那是林炳坤做的仿真件。

老林告诉记者,他1991年参加工作,刚开始干的是微缩、扫描。后来,档案馆办珍稀档案展览,“珍贵的档案不可再生,展览过程中可能丢失,灯光也会损伤原件,使得纸张发黄、变脆。”老林说,为保护原件,8年前,零基础的他去中央档案馆学习仿真技术。

“临摹最难。”老林介绍,临摹字迹容易缺乏神韵,上色时一旦晕开,所有的功夫都白费了。“一张巴掌大小的原件,临摹可能要一周时间。”老林说,为提高效率,现在基本借助电脑来制作仿真件,大致流程为:先扫描原件,再进行图像处理,接着调色、打样、反复对比文件,再进行小模块调色。

“一张民国时期的5元钞票,小模块的调色也许要成千上万次,污渍、手印、折痕等都得一点不差地调出来。”老林说。调色涉及“色彩管理”这门学问,要做好没有捷径,靠的是无数次的比对、判断。“最怕有人打扰,一旦被打断,那感觉全没了。”老林说,把门一关,有时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一天。

泡沫箱当办公桌 半年仿真250件档案

省档案馆收藏着明清档案、民国时期档案、革命历史档案、1949年以后的档案,还有在2013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目前市民能看到的档案展览都是仿真件,“我们将色彩、信息、内容真实地传递给观众,只是在载体上做了改变。”老林说。

“从前福建沿海许多人到南洋谋生,为给家人报平安,请人代书信件,装在一个长2厘米、宽1厘米的小信封里,托人寄回来。”老林说,每封信件代表一个家庭,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百态,十分珍贵,他制作了这批信件的仿真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展出。

2011年左右,为了配合省档案馆举办潮涌海西主题展览,老林来到还未正式迁入的位于闽侯上街的省档案馆新楼。“当时就几个大的泡沫箱子做办公桌,从天明到日暮,坚持了大半年,最后呈现出250多件仿真件。包括废弃的,也不记得做了多少件。”老林说。

“虽然是仿真件,我也希望能分毫不差地还原原件的历史样貌。”老林说,想用自己的手艺,让这些历史的载体更加持续、广泛地流传下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