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文 黄启鹏/图
海都讯 福州晋安区鼓山镇,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去年3月,在鼓一村和鼓二村交界处的一条窄巷内,两间面积共约60平方米的民房,成了附近外来工子女的乐园。它有一个很美好的名字,叫“村童妈妈聚乐部”,创始人是33岁的闽侯女子张洁。昨日是母亲节,海都记者走近张洁和孩子们的“放牛班的春天”。
欢声笑语 从民房传出
这个儿童乐园隐藏在民房和集贸市场间,但屋内的书架、椅子等,都是志愿者募捐而来,并亲手布置的。平时,一到放学时间,屋内就会聚集操着不同地方口音的孩子,多则十多人,少则三五人,他们唱歌、跳舞、听故事……欢乐的笑声不断传出。
12岁的四川姑娘小美,便是其中的一员。她今年读小学五年级,父母在工地打工,平时,她和大姐一起做家务、照顾弟弟。“小美住在鼓一村,有一天突然跑来问我,不想读书了,能否在这里打工。”张洁说,小美和父母之间缺少交流,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小美成绩走下坡,接着越来越差。
像小美的情况,在外来工家庭中普遍存在。交流中,张洁发现小美喜欢音乐,还想学电子琴,她便让懂得乐理的义工教小美学电子琴。三个月过去了,小美对读书不再抗拒,定时来张洁这补缺补漏。在张洁的努力下,小美的父母每天也会抽出时间陪孩子聊天。
在“村童妈妈聚乐部”,有很多类似小美的孩子。而张洁慢慢地也成了附近外来工子女心中的“第二个妈妈”。海都记者了解到,张洁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的是教育专业,毕业后,在广州做社工。2013年,她毅然辞职,回到福州,创办“福州市信任社工服务中心”,2017年3月,建立“村童妈妈聚乐部”。目前,“村童妈妈聚乐部”全职志愿者有张洁等两人,还有其他不定期前来的志愿者。
初衷:年少时,外来工帮助了她
“村童妈妈聚乐部”,不仅能满足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需求,还设有“爸爸电影日”等专门的活动。“我喜欢来这看电影。”7岁的贵州娃小杰说。张洁说,开设聚乐部的目的是让家长和孩子们更多地在一起。
为什么要帮助外来工这个群体?张洁说,这是她的愿望,这和儿时在福州的一次走失有关。10多年前,她和一个姐姐从闽侯到福州市区玩,在六一环岛附近走散。张洁呆在原地等姐姐,可等了很久,都没等到。
“当时,有很多外来工聚集在附近找工作。”张洁回忆,得知她迷路后,这些外来工便一元、两元地凑了30多元钱,让她打车回家,“我记得他们从口袋里掏出的那些钱都是皱巴巴的样子。”
2008年,张洁去重庆找工作,却遇上了5·12地震,也让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社工这个职业,“我喜欢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