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闽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见字如面 一纸“侨批”家国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字如面 一纸“侨批”家国情
省档案馆现有5万多件侨批档案,见证了闽籍华侨的爱国爱乡历史
郭有品创办的天一总局遗址
侨批保留了中国传统书信的风貌
一封寄回福州的侨批
黄开物给妻子林氏的侨批
华侨把结婚风俗带到南洋
侨批背面有印戳和广告等

N海都记者 肖颖 通讯员 郑宗伟(图片由福建省档案馆提供)

海都讯 “批”是福建方言对书信的称呼,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眷属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又称为“银信”。在福建省档案馆,现有5万多件有目可查的侨批档案,它们见证了闽籍华侨跨越百年的家国情结。近日,海都记者走进省档案馆南楼二层展厅,一睹侨批的真容。

“信款合一”有些侨批还有暗语

古代以来,福建人就有下南洋谋生的传统。

省档案馆鉴定整理处的郑宗伟告诉海都记者,华侨在海外谋生,将积攒的钱款寄回家乡,并附上书信,便产生了“信款合一”的特殊家书——侨批。早在18世纪80年代,印尼就有了侨批的记录。

海都记者看到,侨批的信封约7厘米×15厘米,正面写着收信人的地址、姓名、所寄款项和寄信人姓名,背面则有印戳和宣传广告等。

早期,华侨在信封上写上“花码”来记录钱款或物品数量。“有时,因移居地对侨汇限制严格,华侨常用糖、药丸、大米等一些暗语说明汇款金额,这种书信被称作暗批。”郑宗伟说。

“父母老大人万福……”郑宗伟向记者展示了1927年越南华侨苏钊水寄给父母的侨批。“从书写的起笔称谓、问候,到用语习惯和礼仪用词,都原生性地保留了中国传统书信的风貌,且集书法、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郑宗伟说。

既有跨国情书也关心家乡公益

据悉,侨批的内容,涉及侨乡和侨居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但落到每一封的侨批上,琐碎而温情,内容有抚养家小、偿还债务、办学公益、爱国捐助等。

按传统做法,批封上,一般不写女人的名字,但一位叫“黄开物”的福建华侨却显得十分开明。上世纪20年代,他在马尼拉做生意,一般每个月寄生活费给妻子林氏,侨批上都写上“拙荆林氏妆次”,“贤内当以我心为心,节俭为一,为愚所深嘱也,在家玉体自爱……”,这一封封侨批,就相当于跨国情书了。

另一位较为出名的是石狮华侨颜文初。他寄回家乡的侨批多提到子女教育的问题。据介绍,颜文初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民国初期曾在菲律宾办报,笔锋犀利、思想进步,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郑宗伟介绍,海外华侨热心公益事业,在家乡造桥铺路、办学、赈灾、推进医疗发展,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慷慨解囊,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大量侨批的发现,描述了如黄开物、颜文初这样的华侨的人生经历,也勾勒出‘好行义务,为社会所同钦’的侨商形象”。

良好的个人信用造就传奇水客

随着侨批业的发展,水客、批局应运而生。“水客、批局类似于今天的快递员和快递公司,水客必须要依靠良好的个人信用和人脉关系。”郑宗伟说,早期,华侨将书信、钱款等交由水客带回家乡,再带去回件。

清朝光绪年间,漳州的水客郭有品便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有一次,郭有品在途中遇到台风,所携财物、信件全部丢失,好在,他在衣内缝了一份侨批的名单。随后,他回到家乡变卖田产,按照名单,将财物一件件送回。后来,郭有品创办“天一批郊”,鼎盛时期,年侨汇总额达到千万元大银,占了当时闽南一带侨汇的三分之二。

后来,批局经营逐渐发展为侨批业务的主体。“福建批局多达255家,逐渐形成闽南系、福州系、兴化系、闽西系等地域体系,业务遍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郑宗伟说。

郑宗伟介绍,华侨将海外的发展理念、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回国内,又将家乡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带出去,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交融。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成为我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实现了我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遗产等四大类遗产“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