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央视
在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有关情况。他表示,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就是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 年文明,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揭示中华民族5000 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经过多年研究,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距今5800 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 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 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在发布会上说:“探源工程实施的十几年里,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 年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些遗址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从而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工作还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