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超11万人 看直播学急救
今晚7点“感动之夜”与您相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6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11万人 看直播学急救
海都报昨联手医院举办公益急救培训,350名读者现场学习;扫二维码,可回看“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视频
数百位读者参加培训,现场座无虚席,不少人全程录像
两位七十岁以上老人也来学习
扫码回看急救培训视频

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王浩志/图 陈晋/视频 通讯员 宁宇

海都讯 触电、溺水、心脏骤停……当意外在身边上演,您需要一份勇气和底气,该出手时就出手,给生命一个逆转的机会。昨日上午9:00—12:00,海都报联手福建省立医院、省急救中心、省立金山医院,举办公益急救培训。350名市民到场,向25名专业医务人员学习“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方法。

海都报还对急救培训的全过程进行了直播,截至昨日下午4时,超过11万人通过视频在线学习急救方法。

法律保障“敢救”,培训解决“会救”

“你们来参与培训,是爱心的表现;我们做这场活动,是媒体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开课前,省立医院院长朱鹏立教授说,在中国,每年20万人以上的孩子因为各种意外身亡, 55万个以上的成年人因为心脏骤停,没有得到及时施救而死亡。更让医务人员感到责任重大的是,掌握急救技术的非专业人员不到1%,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35%~55%。“正确急救知识的普及度,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朱院长说,对于医院外的各种意外,存在着不敢救、不会救两个问题。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在意外发生时,“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条法则也被称为“好心人法”,在法律上提供保障,让人们能够没有顾虑,勇敢施救。

他说,省立医院、省急救中心、省立金山医院,则一直长期致力于急救知识普及,极力推动在大学里设立相关课程,以及公共场合安装体外自动除颤设施。“大家周末来上这堂课,就是解决‘不会救’的问题。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候,有能力、有爱心,让生命得到拯救。”

曾经不敢出手,70岁老伯赶来学急救

“手臂要直,手肘不能弯!”

“按压的速度要快一点,中途不能突然停。”

“人工呼吸要捏住患者的鼻子。”

培训现场,省立医院、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副主任钱欣带领的团队,省立医院护理部医护人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福建办事处医护人员,手把手一一为练习的市民示范、纠正动作。

参与培训的读者,有小学生,也有80岁的老伯。近三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不少人举着手机全程录像。

不少运动爱好者,从外地赶来学急救,连江长跑协会会长就是其中一员。她说,有些马拉松赛场,会遇到心脏骤停的选手,她希望通过学习急救知识,给长跑爱好者增加一份保障。

心肺复苏很耗费体力,几组做下来,不少年轻人都气喘吁吁。但现场,几名弓背白发的老人练习得格外久、格外认真。70岁的卓依伯是一名退休工人,昨日和80岁的老同事一起来培训。他说,前两年在公园里,亲眼看着同行的一名依姆突然呼吸困难,但因为没有学过专业的急救知识,他们都束手无策,不敢出手。“今天学了之后,我们就能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卓依伯笑道。

急救前先观察环境不要“舍己救人”

昨日的急救课堂,两位专家又表演又示范,讲课很具感染力,笑声不断。

教学过程中,钱欣副主任特地强调了几个注意事项。他提醒说,急救前,一定要先观察急救环境,千万不要“舍己救人”,这样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悲剧。“特别是触电、围墙倒塌等现场,一定要冷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上前施救。”

另外,他并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参与急救培训。因为太小的孩子,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急救技巧,更可能将此作为相互间的游戏,很容易造成误伤。而现场也教了很多关于孩子的急救方法,但钱欣嘱咐家长,回家千万不要拿孩子试验练习,以免造成误伤。

因模拟人数量和场地有限,现场只能容纳三百多人,还有近千名报名读者没法到场练习。为此,海都报昨日也将全程急救教学进行了直播,通过“有医说医”公众号推送了直播地址。

视频中,有“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技术要点讲解和医护人员的现场示范。关注“有医说医”公众号,阅读历史消息,或扫描本文二维码,均可回看全程培训视频。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