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房颤”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更不知道房颤会导致卒中,后果严重。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当。
今年6月6日是第六个中国房颤日,为提醒公众关注这个发病隐秘、后果严重、认知度极低的疾病,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分会等8大学会发起了“中国房颤日宣传周”活动,并在全国各地举办。6月6日上午,省立医院也将在省心研所大楼前举办主题为“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的公益活动,现场有专家义诊,还有免费房颤筛查,市民朋友可前往参加。
超过一半患者不知自己有房颤
“房颤的典型症状是心悸、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明显,但有部分房颤本身无症状。”省立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陈林主任医师介绍,房颤的知晓率很低,即便是在房颤患者当中,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也不高,疾病知晓率仅为40%,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患者从来没听说过房颤,更不要说它的危害了。
“有一患者平时爱好运动,打球、游泳都好好的,有一天突然发生脑卒中,排查原因时才发现是房颤引起的。”陈林主任还接诊了一名房颤血栓脱落引起肠系膜动脉栓塞导致肠道出血的患者,发病前也是无任何症状。“对疾病的认识少,直接后果是房颤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治疗率都较低。”陈林主任说。
房颤会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房颤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严重的会致残、致死,百姓耳熟能详的卒中、心梗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之相关。“特别是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陈林主任说,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死亡率高达50%,一年内累计复发率高达6.9%。
心悸、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这是房颤的典型症状。陈林主任医师提醒,如果出现心跳不规律、怦怦(乱)跳、气促、胸闷疲惫,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发作时心电图结果可以诊断房颤,延长监测时间(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提高房颤诊断率。
房颤患者预防中风,抗凝治疗是关键
据介绍,目前房颤除了药物治疗外,主要有房颤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治疗方法。其中房颤冷冻消融是近年来房颤治疗的新技术,省立医院心内科开展的例数目前居全国第二位。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陈林主任医师表示,房颤抗凝治疗是减少脑卒中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经常推荐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该类药物口服使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也就是不需要经常抽血检查。此外,已经发生过卒中、发作时症状比较明显、相对比较年轻或者因为房颤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房颤消融,争取根治房颤。
采访中,陈林主任特别提到,省立医院从2017年开始参与中国房颤中心项目,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在促进房颤早期筛查、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房颤新型治疗手段、开展房颤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成为全国房颤中心项目首批示范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