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王林成
海都讯 从河水黑臭到水清河畅,福州内河正在经历一场蜕变。昨日,福州市召开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攻坚扫尾动员部署会,福州市市长尤猛军出席。海都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30日前,福州53条河道将完成治理,其余河道的治理工作也将同步快速推进。
根据治理总体要求,福州市委、市政府针对内河治理拿出了“7+5”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其中,“7”是指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5”是指拆违、种树、修路、建景、亮灯。
会上印发了全面攻坚扫尾责任清单,其中,6月30日前,完成泮洋河、屏东河等2条河道治理;7月31日前,完成梅峰河、文藻河、红星河、陆庄河、光明港一支河等5条河道治理;8月31日前,完成三捷河、打铁港、达道河、光明港二支河、琴亭河、淌洋河、林浦河等7条河道治理。
而9月30日前,完成大庆河、瀛洲河、茶园河、安泰河、琼东河、树兜河、湖前河、五四河等39条河道治理。
为解决污染源入河问题,自去年7月以来,福州陆续开展四城区(鼓楼、台江、仓山、晋安)排水管网排查、清疏、建档和修复工程。拟通过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四城区2500公里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工作。目前,已有超过2200公里管网,完成了排查清疏工作,计划6月底前全部完成。在修复改造方面,年内计划完成1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