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肖春道/图 实习生 范凡敏
海都讯 昨日是癫痫关爱日,在福建协和医院,9岁的癫痫男童小武(化名)幸运地成了机器人Sino的第一个病人。它是一个高智能的机器人,源自清华大学创新研发团队,在医生的操控下,可完成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的颅脑外科手术,而身价却不到进口机器人的一半。
首次上岗仅半小时完成手术
Sino身高150厘米,两条手臂好似章鱼,可自由旋转360度,手指比绣花女还灵活。在福建协和医院,它首次上岗,穿着无菌工作服,站到了手术台旁。
第一个病人是小武。他患有难治型癫痫,从小至今,辗转多家医院,药吃了不少,癫痫却在加重。清醒时,他常坐着发呆,甚至人事不省,睡着后,却会突然爬起来,到处摸索,妈妈怕他有危险,只得一天到晚跟着。
手术开始,该院神经外科留德医学博士宋施委站在电脑前,轻轻一按键,Sino就动了起来。它挥舞着两只“手臂”,一只稳稳地抱住手术床,另一只长臂前进、后退,很快锁定小武的脑袋。
宋博士踩着脚踏板,熟练地指挥Sino。根据电脑的3D导航,Sino协助定位,宋博士把8根电极插入小武脑内。电极极细,像一根针,直径仅0.8毫米,比头发丝还细。钻入脑袋后,它不断地接收深部大脑皮层的电信号。根据大脑皮层的异常电活动,医生很快找到癫痫灶,只有米粒大,为毁损治疗做了准备。
仅半小时,手术完成了。小武的脑袋上只留下8个小孔,约2毫米,几乎没出血。7天后,孩子就能出院了。
宋博士说,Sino能完成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的颅脑外科手术,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的风险,有望使颅内电极植入手术更便捷、更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伤害和风险。
国产机器人研发耗时十年
据了解,Sino源自清华大学创新研发团队,耗时十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间,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参与研发和临床验证。目前,Sino处于临床科研验证的最后阶段,患者可免费治疗。
宋博士说,近年,Sino经过130多例临床试验,精准度可达到1毫米以内,一点不比进口机器人逊色,近期,Sino进入了国内一线的9家医院,同时进行手术验证。
“Sino有眼睛、手臂和大脑,是个高智能的机器人。”宋博士介绍,“眼睛”指的是Sino的高精准性,能准确地定位到患者的病灶、颅内结构等,为医生手术进行“3D导航”。最智能的是Sino的“大脑”,只要术前输入患者的资料、模型、医生指定的手术计划,术中,医生帮Sino摆好位置,轻轻按键,机械臂就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根据医生指令,进入人手伸不进的区域,执行定位任务。
将来,Sino不仅能帮医生进行“脑内导航”,能做癫痫手术,还能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还可用于脑深部病灶及肿瘤的激光损毁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