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肖颖 文/图
海都讯 夏季,气温升高,城市和工业废水排入海洋中,海水温度和营养的叠加,极易引发赤潮等灾害。出生于福清渔溪镇的海洋专家严松对此深有体会,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亲眼目睹因海洋污染引发的赤潮,使近海养殖的乡亲们遭受重大损失。多年来,严松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研发海水自动在线监测仪器,攻克了海洋生物易寄生监测浮球、堵塞采样口这一世界性难题,让该系统成为海洋污染“最后的把关人”。他们研制的“海洋装备用石墨烯基超级涂层”,为世界唯一,能有效防止贝藻类附着,使各种海上仪器平均使用寿命延长至9年。
同时,他还突破了无人机技术瓶颈,研发出能在1000米高空中,清晰拍摄地面0.1米的物体的“超级无人机”,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栏目组曾不惜重金租用。
近日,海都记者走近这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全国十大海洋人物”严松,倾听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创业故事。严松说:“兴趣所在并能为之坚持奋斗,既是幸运,也是种幸福。”
创业之初虽处处碰壁但一路坚持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福州高新区创业大厦22层的力普环保有限公司,见到了严松。他个子不高,但充满活力。记者了解到,严松本科、研究生就读于福州大学。说起创业故事,他十分感慨:“故事情节之丰富,几本书都说不完!”严松介绍,2006年,他敏锐地捕捉到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必然催生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的信息,因此创办了力普环保有限公司。
严松说,创业之初,可谓举步维艰,政府部门的不理解不接受、排污企业的排斥和科研机构的不屑,让他处处碰壁。“一家民营企业怎么可以承担环境污染监测工作呢?”严松说,转变相关部门的观念对他来说,是最困难的。投入的钱全花光了,还亏了200多万,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放弃。但他还是抱定信念,将住房抵押给银行,带着员工走遍全省9个地市、85个区县、450多家大型企业,一年奔波18万公里。终于,从2008年开始,每年业务都在以120%的速度快速增长。
严松介绍,此后,沿海各地的海洋和陆源环境监测任务、环境污染案件司法鉴定任务找到了他,漳州PX、紫金矿业、核电站、曹妃甸、平潭、江阴、可门等大型项目也找到了他。
2009年,严松又创办了福建省东海海洋研究院,实现了陆海监测的无缝对接。目前,福建省东海海洋研究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涉海科研机构,近年来共承担中央财政项目2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项目8项。
研发“超级无人机”抗10级大风
严松介绍,2013年左右,他们受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委托,承担对部分海岸线、无人岛进行监测监视的工作。在海洋管理方面,无人机具备许多优势,如机动性强、便捷,可针对水域、岸线、海岛等进行即时监测,并可对赤潮等自然灾害进行观测、拍摄、测量和消害。
“海面上的风力非常大,无人机要飞得出、回得来,图像还得要清晰、工作还要能开展,这对飞行控制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研发成本高、技术攻关难,当时国内的无人机厂家都无法生产这样的产品。”严松说,他带领团队耗时一年,研发了“飞行自动感应平衡控制系统”,突破了无人机抗风力差的技术瓶颈,满足80%的海洋恶劣天气条件的飞行需求。
记者在力普公司的国家级环境重点实验室内,看到了这台“超级无人机”,这架无人机翼展1.5米,核心部位是一个长方形小盒子,名叫“电子陀螺仪”,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搞这个试验,飞机摔坏了11架,亏了600多万元!”
严松介绍,这台无人机能抗10级大风。在1000米高空中,清晰拍摄地面0.1米的物体,航摄画面分辨率0.02m。目前,力普公司这种无人机有13台。几年前,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向他们以一台一天3000元的价格租借了3台无人机用于拍摄。
研发监测仪器监测入海口污染物
近日,严松团队耗资2000多万研发的“海水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已进入投产前的中试阶段。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涌入海洋,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海面监测作业的危险性和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研发的滞后,大量的排海污染源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测。而该系统是入海污染“最后的把关人”,能够为入海口排污提供监测数据。
“大家看数据说话,可以明确环保、海洋部门入海污染源交接界线和责任范围,监测数据可以实行环保、海洋、林业、海事多方即时共享,使入海污染总量变得清澈透明、有据可查,避免了之前部门间的责任扯皮。同时,也能倒逼上游污染源排放总量。”严松说,但这项系统有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即海水会腐蚀仪器,生物会附着在监测头并对设备形成钻孔威胁,这使得监控仪器的使用周期受到严重影响。
严松和他的团队历时三年,试验2536次,终于研制出“海洋装备用石墨烯基超级涂层”,解决了贝藻类和钻孔生物附着问题,目前该技术已运用于海水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它可使各种海上仪器平均使用寿命延长至9年。“超级涂层,这是世界唯一的。”
目前,严松入职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海洋研究院任院长。他表示,将以学校海洋研究院为依托,加快海洋相关学科发展,加强海洋食品、水产养殖、环境监测和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建设,力争使研究院成为福建培养海洋人才、提供海洋服务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