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石磊磊 陈海容/文 毛朝青/图 实习生 周利沣 林小毳
海都讯 “谢谢叔叔阿姨!”昨日上午,在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游泳馆的泳池里,10名孩子向关注和呵护他们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从7月13日开始到昨日,10多天的培训,这些游泳零基础的孩子对碧波池产生了感情,很多孩子在上岸时都依依不舍。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海峡都市报、福州小飞鱼游泳馆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多方合办。在和孩子们告别时,活动主办方为他们准备了一份惊喜——入门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获得了12次进阶培训的机会。
挑战25米蛙泳 他们都过关了
“这个小男孩,刚来的时候最怕水,一直抓着我不放,还说最怕就是下水,现在能游整个泳池了。”水上救援队的志愿者说,这几天,他们和孩子们相伴,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觉得很有成就感。
昨日上午9时许,在家长、老师、志愿者等的关注下,参加培训的1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同“小飞鱼”一般,在泳池中开始了结业展演。
第一个考核项目是蛙泳,游过10米就算过关。“小飞鱼”抬头、划臂、蹬腿,每一个动作有板有眼。他们不约而同地绕着训练场地一周,每个人都完成了25米的目标,相当于从泳池一端游到另一端。第二个和第三个考核项目是水母漂和仰漂,这两项技能,不仅体现孩子的水性,更是一项户外水上救生技能,孩子们都出色地完成了。
斗南小学的副校长郑亚纳说,他们学校的校训就是“做最好的自己”,10名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培训目标,孩子们在课程结束后,也会将正能量传递给其他同学。
最后一堂课 学习心肺复苏
昨日的游泳展演后,孩子们开始了本期培训的最后一节课程。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教务教学科科长刘丽琴老师,带来了四套心肺复苏的模拟人,教授孩子们和家长们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标准姿势。
这堂课,每一位孩子都获得上场实际操作的机会,刘老师手把手地示范正确姿势。原来,根据成人、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的手法和按压深度是不同的。孩子们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实践操作,就是最好的体验,同时能避免进行错误的施救。
10多天的培训后,孩子们爱上了游泳。一名孩子告诉记者,他现在可以游上几百米,每天都有爸妈陪着训练,感到很开心,还想多游几次。在结业仪式上,活动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向每一位孩子颁发了证书奖状,又送上了神秘礼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了一张游泳卡。小飞鱼公司的陈永嘉老师说,凭着这张卡片,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再到福大参加12次培训。
本次培训,得到了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大力支持。该学院的林行副院长表示:“公益是不分国界,不分年龄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献出自己爱心,回馈社会。我也希望这些优秀的孩子,能记住我们学院。我们学院的芒果树很多,以后欢迎他们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