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袁丽群 受访者供图
海都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流传千古的名句,令无数人对宁夏心驰神往。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砥砺奋进60载,今日宁夏,已然“塞上江南”,“点沙成金”创奇迹。
8月7日至9日,第23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宁夏举行,来自全国27家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交流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报业融合、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做法,聆听“塞上江南”的发展故事。
闽宁结“亲家”,情意源远
走进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红瓦白墙的小楼鳞次栉比,水泥马路宽阔整洁……这样的乡村美景,已成为这座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寻常风景。闽宁镇,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多年的“移民吊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闽宁镇已发展成为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镇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当初的不到500元,到2017年跃升到1.2万元,人口由当初的8000多人发展到6万多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5%。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决策:东南沿海10个较发达的省市,协作帮扶西部10个较为贫困的省区,于是,福建与宁夏结成了“亲家”。“闽宁”,这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的简称组合命名的扶贫移民区,从此开启了两省区携手向贫困发起挑战艰辛而温暖的征程。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他亲自命名“闽宁村”——闽宁镇的前身,并满怀信心地预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1997年,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宁调研,对教育扶贫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水平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建村之初不见绿,铁锹难入地
沙金龙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在搬迁到闽宁镇之前,他的父母在宁夏固原市西吉老家种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老家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庄稼收成没有保障,吃水要走十几里山路去挑。”
“刚搬到闽宁镇时,见到的是一片荒芜的‘干沙滩’,几乎不见绿色,到处都是小沙丘。到了晚上,一场风过去,小沙丘就会转移,或者是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沙丘。”沙金龙说。
移民们发现,这里土壤沙砾层厚,连钢锹都插不下去,更别说种庄稼了。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
对于当时艰难的耕作环境,作为闽宁镇第一代拓荒者的福宁村老支书谢兴昌感慨颇深,“春天里整天刮沙尘暴,刮得伸手不见五指,夏天晒得能看见蒸腾的热浪,冬天干冷干冷的。”
戈壁滩上拓荒,发展特色产业
1997年是闽宁的建村之年。在福建省的支持下,闽宁镇有了第一个特色产业——菌草产业,由福建农林大学指导帮助闽宁镇搭建温棚。当年,全镇共有148户群众投身于发展菌草产业之中,年产鲜菇500多吨,实现产值250多万元。
而后闽宁人又发现,虽然戈壁滩上的土壤贫瘠,不适宜耕种粮食作物,但是独特的条件却适合种植葡萄,尤其利于酿酒葡萄的生长。酿酒葡萄遂成为闽宁镇另一个特色产业。如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被誉为“东方的波尔多”。
数据显示,在福建省的支持下,闽宁镇如今已形成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五大产业格局。
智力支持,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这个暑假,福建教师罗彬完成了为期一年在闽宁二中的支教工作,回到福州。“相比城里的学生,我带的闽宁镇的学生情感更加真挚,他们见到我会鞠躬敬礼,让我非常感动。”罗彬说。
2017年8月,罗彬作为福建省教育厅派遣的优秀骨干教师,在闽宁二中教体育。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数学、思想政治、物理等教师。
除了支宁教师,福建省还安排福州设计院、泉州古建筑设计院帮助闽宁镇修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镇区建设规划。
乡村面貌再焕新,百姓生活更红火
闽宁镇近年来累计投资25.5亿元,完成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同时,全面启动了2257亩的新镇区开发建设。
在福建、宁夏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如今的闽宁镇越来越红火,还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力争到年底,闽宁镇6个村村集体收入超过400万元;将闽宁镇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先行镇、生态文明建设先行镇、全国脱贫攻坚示范镇;争创国家卫生乡镇,力争1年左右使闽宁镇的镇容村貌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