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林祖龙/文 肖春道/图 实习生 郑龙昊
距福州连江县城45公里,有一座秀美的小村庄——馆读村。与其他乡镇不同,它的名字是由宋代大儒朱熹取的,从1198年一直沿用至今。村的历史更为悠久,2015年,考古人员在馆读村发现了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
馆读村所在的透堡镇,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今年3月,连江开始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7条特色旅游路线,透堡镇馆读村也是其中一条。日前,海都记者探访这座有故事的村庄。
朱熹设馆讲学 乌山境改名馆读
8月,正值龙眼丰收季节,缀满枝头的龙眼散发着清香,海风吹过,淡淡的果香在馆读村街头散开。顺着新修马路,漫步到岭头坪半山腰,一座红白相间的四方亭,出现在眼前。此处是朱熹讲学的精舍遗址。镌刻于门楣之上的“探花府”三个字,隐隐透出当年的书香。
据村志记载,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朱熹为避“党禁”,在连江丹阳的宝林寺隐居讲学。一天,官府派兵来抓朱熹,得到消息,朱熹往透堡方向逃命。当他行至透堡镇凤溪时,耳闻琅琅读书声,就径直朝乌山境村奔去。进村一看,二三十名学子正在学堂内高声朗诵。此情此景,朱熹无比喜悦,决定在此设馆讲读,传道授业,并将乌山境村名改为“馆读”。自此,馆读的村名沿用至今。
朱熹寄予厚望的村落并未让他失望,莘莘学子,为官为师,数不胜数。村书记陈久务说,村里也将文化教育放在重位。从有记载的史料可知,明清两朝馆读村就走出进士、举人、秀才等四十多人。最有名的是清代嘉庆年间,十四岁考中秀才的陈应波、贡士陈作谋等人。
据介绍,目前村中还保留着清代的字纸炉。游“字纸”,是馆读乃至透堡文化人独特的文化娱乐活动。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到清代已很盛行。嘉庆年间,透堡文人组建“惜字社”,在主要街道设6处字纸炉,以供人们抛放字纸。文昌祠还专门雇人在街巷捡拾有人随意抛撒地上的字纸,投放于纸炉内烧成灰,然后把各纸炉的纸灰集中装在一个特制的水藤箱内,待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由2人抬着纸灰箱穿街游行,并请吹班助乐,由锣、号开道,随后执事、回避木牌,学子文人列队奉香欢送。仪队游行结束后,把纸灰箱安放在事先雇好的船只上,驶进大海把纸灰箱抛入大海中。馆读村尊学重教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千年文脉熏陶此地多义士
“馆读村的历史,远比我们现知的悠久。”今年已经95岁的陈崇兴老人说,在探花府周边有一片荔枝林,在果林下面曾经有36个窑洞,后被称为千人洞。陈崇兴说,每个洞高约2米,宽2至3米。每当倭寇来时,村里的老幼妇孺都躲进来,年轻的汉子则持械抵抗。
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连江、罗源抗倭,馆读人筹钱筹粮,积极支援戚家军。如今,村后山上,还有当初戚继光在此抗倭所设的烽火台遗址。
“馆读村所属的透堡镇,辛亥革命时,是革命党人的重要活动基地。”透堡镇副镇长林贤波介绍,1908年,透堡革命先驱吴适在透堡旗盘堂成立光复会;1911年,吴适率光复会成员26人,赴粤参加广州起义,透堡九勇士壮烈牺牲,英名荣镌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福州市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也建于此,60多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也长眠于此。
新石器遗址还原五千年足迹
馆读村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2015年1月,省考古专家在村前的一个叫“黄鹅屿”的小山丘上,挖掘出了陶器、贝壳、石刀、石铲等。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古人类居住遗址,5000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这座不大的村落,藏有太多故事,就像醇香老酒,总是需要细品。夕阳西下,村里的老人们出门乘凉,孩童们则围绕在他们身边,听着村里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