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秋燕 文/图
海都讯 “一条鲫鱼,把50名高中生送进北大清华。”昨日,这条帖子在网络上刷屏。帖子说的是:8月20日闭幕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50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其中,福建省代表队斩获1金4银3铜的成绩,来自厦门一中即将升入高三的颜瑞仪,排名第50名,进入新一届生物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她也是今年我省在生物学上唯一一个进入前50名的选手,被保送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8年直博)。
海都记者昨日采访了颜瑞仪及其教练、厦门一中生物老师郭凌奇。对于“解剖鲫鱼进北大清华”,他们表示,这只是实验部分的一个环节,竞赛其他项目难度更大。
四大类实验,103道题,从早上8点考到下午6点
郭凌奇老师告诉海都记者,解剖鲫鱼在整个竞赛中,只是实验部分的一个小环节,并不是最难的部分。根据国际竞赛章程,竞赛实验解剖中,一般不用带血的动物,主要解剖的是蝗虫之类的无脊椎动物,而这次出乎所有人意料,要求解剖一条刚死的鲫鱼。
“实验考试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要完成四大类实验,至少8个项目,最难的是‘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要做引入设计,就是复制DNA中的一个设计,我问了很多同学都没设计出来。据我了解,这种引入设计,一般都是由专业的生物科技企业在做,是难度很大的研究实验。”颜瑞仪说,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真的很难,也是她做得最差的一项。解剖鲫鱼,虽然让她很惊讶,但还不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郭老师介绍,竞赛中除了实验考试,还有103道理
论题,考试时间2.5小时,题量大且题干长,一张A4纸可能就只有2题,共26张纸,不少题目是由国际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论文转化而成的,“阅读量大,单单文字看完就要1个多小时,还都是不定项选择,难度确实挺大的”。
爱学习也爱玩,综合成绩年段前50名
颜瑞仪告诉记者,她对生物感兴趣是从高一开始的,“当时上了郭老师的一节生物学竞赛课,让我对生物科学有了兴趣”。之后,她就一直跟着郭老师进行生物竞赛练习。
“虽然前期要学大学生物专业10~14门的课程,但参加竞赛的学生并没有落下正常的高中学习,基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做竞赛练习。颜瑞仪平时的综合成绩一直排在年段前50名左右。”郭老师说。
在郭老师眼里,颜瑞仪是一名热情大方、性格超好、能静能动的女孩,“她可以从早上8点静静坐着看书学习到晚上10点。不过她也很爱玩,一旦要去外地训练,她就很兴奋,唱歌、打牌样样都能玩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