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王林成
海都讯 海都记者昨日从福州市发改委获悉,《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调整》已开始公示。根据公示,福州9条地铁线路长度将达344公里,分4个阶段进行建设,其中7条线路进行了调整。
据悉,此次线网调整主要包括:2号线从鼓山站东延至马尾港、4号线二期予以取消、6号线从万寿站东调至国际学校。调整后的线网,未对原线网结构造成重大影响,且调整方案强化了与城市发展现状及最新的规划结合,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公示时间为8月24日至9月24日,公示意见反馈邮箱为:fzstlb@163.com。
9条线路 总长将达344公里
记者了解到,自福州市政府2013年9月份批复《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以来,目前地铁1号线已开通运营,2、4、5、6号线正在加速建设中。为加快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支撑,结合福莆宁城际F1线建设方案的调整,在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修编之际,福州市发改委及时组织开展《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调整》研究,并于2018年7月26日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
其中,远期规划年限为2020年,与国家批复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远期年限一致。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长乐撤市改区,远期线网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原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和长乐区。远景规划年限为2050年,规划范围为福州市域。
对比来说,调整前,远期6条线建设长度为195公里,远景9条线建设长度为338公里。调整后,远期6条线建设长度为209.5公里,远景9条线建设长度为344公里,都有所增长。调整后,远景线网方案仍由9条线组成,设站198座,其中换乘站25座。
建设时序方面,整体维持原规划实施计划,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1号线、2号线,构建主城区“十”主轴,支撑主要枢纽建设和城市“南下”发展需要;
第二阶段:建设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形成主城区组合环线,逐步向滨海新城拓展,满足城市“东进”发展需要;
第三阶段:利用F1线,完善2号线延伸、3号线,与5号线二期形成轨道网对中心城区主要组团的覆盖,完善城市轨道网骨架结构;
第四阶段:其他线路适时建设,以进一步拓展网络,完善城市轨道网,实现远景城市轨道网发展目标。
地铁8号线 将沿乌龙江南岸走
除了已开通运营的福州地铁1号线,正在建设的2、4、5、6号线外,其余4条线路的具体功能进一步明确。
3号线为福州主城区范围轨道交通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全长35.4公里,设站28座。途经南屿南通、仓山、鼓台、新店等组团,连接高新区、奥体中心、老仓山中心、福州火车站等重要节点。规划沿福州市城市“南进”发展轴线布置,对于拉开福州城市发展框架,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引导城市向南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7号线为福州滨海新城范围轨道交通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全长28.3公里,设站19座。途经琅岐、潭头、金峰、湖南、漳港、滨海新城核心区、松下,沟通福州滨海新城南北向北部、临空经济区、滨海新城核心区等重要节点,支撑滨海新城拓展。线路北起琅岐,跨江经潭头、金峰镇至滨海新城临空经济区,向南沿201省道至滨海新城核心区,并延伸至松下镇与福平铁路松下站形成换乘。
8号线为福州市主副城补充骨干线、乌龙江南岸市域快线。线路全长49.8公里,设站20座。连接大学城、科技城、青口汽车城、长乐地区,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大学城与科技城、汽车城、长乐地区的联系,实现科技与生产力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由2号线的建平站向西引出后折向南,沿乌龙江大道行走,跨越大樟溪后折向南,经三联村、南通镇、青口镇、玉田镇、首占镇至长乐吴航。
9号线为滨海新城轨道交通加密线路。线路全长24.4公里,设站15座。服务于滨海新城和长乐新城,促进新福州建设。线路起始于长乐市营前镇白潭头,向东南行下穿沈海高速公路后折向南,上跨上洞江后经马头村折向东南,再上跨上洞江,经首占镇上洋顶、首占村和龟头里,经古槐镇青桥村后折向江鹤路,沿江鹤路行走经雁塘村再折向南行,经古槐镇、感恩村后再折向东行,沿槐海路行走,至国际学校换乘6号线。